【佛學講座系列】《心經》的人生智慧

THE MERIT TIMES
文/林千弘
字級
收藏文章
41觀看次
圖/Pexels
文/林千弘

佛光山屏東講堂十一月二十六日禮請佛光山文化院執行長永餘法師,主講「心經的人生智慧」,現場及線上聆聽的大眾約四百五十人。

永餘法師以貼近生活的事例闡述經文之奧義,不時引吭高歌,令大眾歡喜驚歎,講座猶如說唱戲曲般,引人入勝、沁入人心。

「《金剛經》是《大品般若經》的核心,而《心經》則是核心中的核心。」永餘法師闡明《心經》以短短二百六十字來敘述,可說是佛法的精髓,前通《阿含經》,後通《華嚴經》、《涅槃經》、《維摩詰經》等經,是佛教的基石。

《心經》共有六個特色:文字簡要、佛法精髓、行解並重、生亡兩利、流通廣泛、功德宏偉等,不論婚喪喜慶都能誦持《心經》。關鍵是要在生活中實踐並能運用,要發起大乘的菩薩心,重點在於般若。

永餘法師例舉玄奘大師西行取經,在跨越八百里河沙時,除了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更是誦持《心經》來降除魔冤,《心經》能帶給大眾力量、勇氣,並克服重重的挑戰磨難。

永餘法師分享有一次在禪堂禪修時,遇見一信者突然如鼠般蹦跳,欲往窗外撲出,當下趕緊將他拉回,帶至佛前誦經。事後永餘法師禪坐觀想時,恍惚間看見一個女子披頭哭泣,法師心想:冤冤相報何時了,境界即刻消失。當夜吉祥臥睡時,突感寒氣逼人,毛孔顫慄,當下心中明白,有無形眾生需要幫忙救度,馬上默念起《心經》,當念至「照見五蘊皆空」時,隨即恢復了正常,眾生離開了,真的印證了《心經》的功德力,不可思議。

永餘法師期勉大眾,日常可透過誦讀《心經》來認識緣起、無常、苦空,當生命遇到無常變化時,了解到一切都是由各種因緣的聚合離散而產生改變,從中體認到人世間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因此因緣產生變化時,就不易隨著外境而起心動念。

法師鼓勵大眾要學習觀照「五蘊皆空」的真理,照是破除妄想的力量,空是告訴我們一切沒有永久的人事物,都會產生變化。用觀照力行深般若,般若的練習,就是要讓我們學習「觀自在」,這就是《心經》的法鑰。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