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新生兒 13.5萬探新低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43觀看次
【本報台北訊】內政部昨公布2023年人口統計數據,去年全年累計出生新生兒13萬5571人,較2022年減少3415人,近5年新生兒人數不斷下滑,再創統計以來新低。不過統計全國總人口數為2342萬0442人,較2022年增15萬5802人,中止自2020年來的人口負成長。

內政部昨公布2023年12月戶口統計資料,全年人口數平均每天增加426.85人,而2023年出生數為13萬5571人,死亡數為20萬5368人。

內政部資料指出,全年新生兒數13萬5571人,折合年粗出生率為0.582%,相較於2022年新生兒數13萬8986人、年粗出生率為0.596%,再減少3415人。

出生數部分,近5年新生兒人數逐年降低,從2018年18萬1601人、2019年17萬7767人、2020年16萬5249人、2021年15萬3820人到2022年13萬8986人,2023年13萬5571人又再創新低。

根據內政部資料,攸關社會增加的遷入遷出人口部分,2023年遷入人口數為112萬6548人,遷出人口數為90萬0949人,遷入人數大於遷出人數,相減後得出的「人口社會增加」,2023年為22萬5599人。出生人數減死亡人數後計算出「人口自然增加」,台灣2023年人口自然增加為負6萬9797人,將社會增加和自然增加整體計算,總人口增加15萬5802人。

不敵經濟壓力

龍子效應恐失效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表示,政府近年推動各項催生政策,但去年新生兒13.5萬人,可見沒有效果,原因在於低薪、高房價,經濟壓力沉重,雖然職場跟托育環境已經改善許多,讓不少年輕世代還是不敢生育。傳統「龍年催生效應」恐也失效,今年新生兒數可能再往下探,政府應祭出所得稅、房貸等減免措施,重金獎勵。

黃建霈建議,政府應以減免賦稅作為催生誘因,例如多生1胎的家庭所得稅可減免1級,或每生1胎,房貸利率減少0.5%等。事實上,只要多生1個小孩,未來所提供的稅收跟生產力,遠遠超過目前投資。

過往每逢龍年,受「龍子效應」影響,新生兒數至少增加一成,黃建霈表示,今年龍年可能無法反彈,寶寶人數可能還會減少,因新一代不再重視生肖,且不婚、不育族群愈來愈多。

不過,禾馨婦產科醫師陳菁徽則樂觀看待,她表示,去年下半年試管嬰兒人數大幅成長,顯示不少夫妻想「拚龍寶寶」,但若想解決少子化困境,應盡快完成《人工生殖法》修法,才能有效刺激生育率。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