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菜根譚星雲一筆字(34)-3】巧思有力(三)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44觀看次
萬人念佛大眾共力 經常有人問:「念佛、誦經、超度,為什麼一定會有感應?」所謂「心誠則靈」,道理是一樣的。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可以透過禪修收攝散亂身心;藉由淨土念佛法門,淨化當下世界。圖/慧延
巧思有力(三)

文/星雲大師

披星戴月用心協力
彈盡糧絕欲振乏力
搖旗吶喊特別賣力
拔河比賽齊心合力
濟弱扶貧助一臂力
和氣溝通勿用暴力
一言九鼎很有魄力
奇人妙事隔空傳力
精神不濟有氣無力
愛莫能助無能為力
往生淨土仰仗佛力
祖師大德傳授功力
聞聲救苦觀音慈力
慈悲發心大勇大力
萬人念佛大眾共力
歎為觀止非凡能力
佛性顯發無量光力
把握當下展現實力
勤修苦練增強體力
三拜九叩祭拜神力



感應的原理

感應是什麼?感應就是天地萬物、宇宙眾生之間一種互動、呼應的力量。

有個小男孩對著山谷大叫「我討厭你」,藉以發洩心中的不滿,結果他驚訝的發現,周遭的人也都討厭他。小男孩哭著把情形告訴媽媽,媽媽安慰他,並且帶他回到山谷,要他再叫一聲:「我愛你」,結果小男孩破涕為笑,因為他聽到四面八方的人也都告訴他:「我愛你」。

空谷回音,這就是感應!敲鐘鐘響,敲鼓鼓鳴,這也是感應。烏龜望蛋,孵化小龜;螟蛉有子,蜾蠃負之,這也是感應。毒氣外洩,襲人喪命;溫暖如電,流入心房,這也是感應。看到月圓月缺,嗟乎歲月的流逝;目睹花開花謝,感歎世間的無常,這都是感應。母子連心,魂牽夢縈,這也是感應。

感應是因緣法,感應要有因緣條件。水不清,如何能影射景物?谷不空,如何能吞吐聲納?人如果沒一顆清淨、感動的心,如何能與真理相應,如何能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所謂「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這就是感應的原理。

生活中,一句話,就會讓人歡喜不已;一句話,也會令人痛苦不堪,這也是感應。喊一聲萬歲,就能獲得賞賜;罵一句昏君,也會鋃鐺下獄,這都是有因有緣的,這也合乎緣起法則。

經常有人問:念佛、誦經、超度,為什麼一定會有感應?所謂「心誠則靈」,道理是一樣的。

有個禪師正在開示「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眾中有個青年不屑的反問禪師:「一句『阿彌陀佛』只有四個字,怎麼有那麼大的威力呢?」禪師不回答他的問題,只責備他說「放屁!」青年一聽,怒氣沖天的指著禪師責問:「你怎麼可以罵人?」禪師平靜的笑道:「一句『放屁』才兩個字,就有這麼大的力量,何況『阿彌陀佛』是四個字,你說怎麼會沒有威力呢?」

其實,「有感則應」,日常生活中,喝茶解渴、吃飯能飽,只要你留心,何處沒有感應呢?

──摘自《迷悟之間》第一冊 p.259




和氣溝通勿用暴力

一個團體裡,能幹的人,大都能促進和諧;不能幹的人,則容易引起紛爭。人與人之間,能夠容許異己的存在,就能和諧;尊重寬諒,就能和諧。所謂「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又謂「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在佛門也有謂「叢林以無事為興隆」;人和,才能平安無事,成辦事業。

聞聲救苦觀音慈力

在佛教,觀世音菩薩因為「聞聲救苦」,所以名為「觀世音」。菩薩以慈悲願力在娑婆世間隨緣應化,給予人間救濟。其實,信奉觀世音菩薩的真正意義,在於「念觀音,拜觀音,更要自己做個觀世音」,我們應效法菩薩的精神,努力提升自我的慈悲力、智慧力、勇猛力,做個眾生的保護者。

萬人念佛大眾共力

經常有人問:「念佛、誦經、超度,為什麼一定會有感應?」所謂「心誠則靈」,道理是一樣的。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可以透過禪修收攝散亂身心;藉由淨土念佛法門,淨化當下世界。

佛光山自1992年起,每年舉辦禪淨共修祈福法會,即是匯聚萬人的善美心念同心念佛,為世界及全民祈福,祈願發揚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的五和世界。圖為2014年於高雄巨蛋體育館舉行的禪淨共修祈福法會。

把握當下展現實力

有句話說:「成熟的人不問過去,聰明的人不問現在,豁達的人不問未來。」心胸開闊的人,懂得把握當下,展現實力。他的心中沒有半點障礙,人生任何處境,都能泰然處之。處在困境能夠安忍,處在順遂樂於助人,處在疑惑能找出答案,無論何境,都可以為生命找到出路,因此能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喜而作,隨心歡喜。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