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菜根譚星雲大師一筆字】(34)-4 巧思有力(四)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48觀看次
圖/新華社
巧思有力(四)
文/星雲大師

嘔心瀝血絞盡腦力
對牛彈琴空費氣力
百步穿楊好有眼力
愛惜眼睛保護視力
聽音辨位全靠耳力
外語考試測驗聽力
舉重選手重在臂力
攀岩爬壁訓練手力
兩人較量比賽腕力
越野賽跑首重腿力
登山健行先練腳力
交際應酬耗費精力
舉步維艱相當吃力
牛馬風塵從事苦力
走入群眾號召人力
無才可恃唯靠勞力
鞍馬勞頓全憑體力
夜晚生活要靠電力
草船借箭借助風力


活著就要動

專心一致集中全力只要是人,就一定要活動,有活動就能產生力量;人若不能活動,不是病人,就是死人。

大自然,水要流動,才會清澈;風要吹動,才會新鮮。人也要活動,才能生存。

人的六根每天都在活動,所謂:動身、動手、動心、動氣、動容、動聽、動情、動脈、動魄、動力、動作、動機;甚至有時還會動武、動火、動怒等。因此,修行最簡便具體的方法,先要養成好的「動」、去除壞的「動」;善美的「動」,就是六根清淨。

活動,能散發活力與朝氣。極樂淨土的人士,每天都要「各以衣,盛眾妙華,供養十方諸佛」,這就是在活動。佛陀「著衣持,入舍衛大城,飯食經行」;觀世音菩薩「三十三身度化眾生」;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都是在活動。唐代玄奘大師西天取經,隻身通過八百里流沙的艱辛路途,若無此「活動」,我中華文化又怎能大放異彩呢?

動,是人生的意義;動,是生命的活力。因為有動,才能向前,才能活躍,才能學習,才能參加他人的行列;能與大眾同行,自然能得到大眾的支柱。

一個人的生活動態,不能以一時為準;不但看人,還要看事、看行、看心才好。開口動舌無益於人,戒之莫言;舉心動念無益於人,戒之莫起;舉足動步無益於人,戒之莫行;舉手動力無益於人,戒之莫為。所以,當動的時候,也應該「當動則動」,「當不動則不動」。

佛法,要靠修行,才能體證;做事,實務比理論有用,行動比空談有力。會做事的人將事情做「活」了,所以能越做越大;會下棋的人將棋子下「活」了,所以能全盤皆贏;會撰文的人將文字寫「活」了,所以能感動人心;會講演的人將道理講「活」了,所以能引起共鳴。

花兒吐露芬芳,我們覺得賞心悅目,因為它是「活」的;樹梢隨風輕搖,我們覺得生意盎然,因為它是「活」的;鳥兒枝頭鳴叫,我們覺得動聽悅耳,因為它是「活」的;雲朵舒卷自如,我們覺得自在舒暢,因為它是「活」的;溪水淙淙流動,我們覺得滌盡塵慮,因為它是「活」的。人「活」著就要「動」起來,才能散發生命的喜悅與希望。

──摘自《迷悟之間》第二冊 p.31



愛惜眼睛保護視力

眼睛是靈魂之窗,如果沒有眼睛,將會造成生活上諸多的不便,也無法欣賞到五彩繽紛的美麗世界,因此平時就要愛惜眼睛,保護視力。然而人的肉眼也有它的局限,所謂「親眼所見」的未必是真實,不如以開放的心眼,多看別人的優點,見賢思齊;向內看自己,發現自己的過失與不足;看世界,以拓展自己的心胸;看未來,以建設人間淨土。能夠如此,就能將眼的功用發揮到無限了。


登山健行先練腳力

我們要做一件事,都要有預備、有計畫,才能逐步完成。即使是訂一個計畫,也必須把人力、財力、時空、人事等關係,都要能預算到計畫之中,因緣條件俱全,則事業成功,自然有望。就如要登山健行的人,必須先練腳力;攀岩爬壁的人,要先訓練手力;越野賽跑的人,平時就要做好腿力的鍛鍊。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堪作為我們生活的座右銘。

走入群眾號召人力

人是社會的動物,不能離群而獨居;如果你不懂得群居,不懂得處眾,就很難在社會上生存、立足。尤其世間一切的成就,必須靠眾緣和合,集合眾多的力量一起合作,甚至要走入群眾號召人力,才能眾志成城。如何學習處眾?平等心、慈悲心、隨和心、結緣心,都是處眾的方便;處眾學會了,則處處有通路,處處都有助緣,人生何其美好!

專心一致集中全力

一件事情的成功,不在於聰明智慧,而在專心與努力。即使讀書、做學問也是如此,要有追根究柢的態度,不斷地研究、求取新知,則能精益求精,日有所成。孟子說:「志,氣之帥也。」有了決心,就會專心一致,集中全力地朝目標邁進,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挫折,都會想盡辦法解決。有決心,就有動力;有動力,再加上專心一意,全力以赴,距離成功也不遠了。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