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攻銀合歡 林業署半屏山廣植原生植物復育造林

THE MERIT TIMES
王淑芬
字級
收藏文章
363觀看次
高雄市半屏山早期種植很多銀合歡,植物的排他性致原生植物受到排擠,生態單一。圖/ 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山區為了做好水土保持,都種植了茂密植物,但是受到外來種銀合歡快速蔓延的影響,嚴重侵犯了原生種植物的生長。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將在高雄半屏山廣植九芎、大葉楠樹種,要以復育造林的方式,增加原生物種的比例。

銀合歡又名白相思子、臭菁仔,是含羞草亞科銀合歡屬植物,原產在墨西哥南部和中北洲北部,目前已擴散到全世界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也被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物種。特別是銀合歡的樹根會分泌含羞草素抑制他種植物生長,排他性強,所以形成單一性的純林地帶,而嚴重排擠到生物的多樣性。

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經營企劃科長林湘玲今(5/16)日受訪指出,占地約143公頃的半屏山有約一半面積都是銀合歡樹種,這些早期因為開礦後的綠化工程,大量種植而導致銀合歡生長快速,致山區生態太過單一性,而且排擠到原生樹種的生長及占比。

她指出,林業署除了結合民間團體移除,也透過原生物種的復育,要強化林相的多樣化。5 月18日偕同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台灣山林復育協會合辦原生植物造林,將在高雄半屏山種植稜果榕、恆春山枇杷、九芎、大葉楠、皮孫木、水團花、黃荊、無患子、山柚等樹木數百株,盼擴大原生植物的栽植,以增加山區原生植被的種類。

圖/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

調查顯示,半屏山區土壤內多為銀合歡種子,林湘玲說,將透過植栽及植物的繁殖,增加種子生長的競爭力,結合人為的干擾力,擴大半屏山原生樹種的生長面積。

她表示,在和護樹環保團體溝通後,已經成功在恆春半島移除了一些銀合歡並增植原生樹種,並具成效,盼類似模式也能在半屏山看到成果。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