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是疲勞胸悶 29歲男子送醫是心肌梗塞

THE MERIT TIMES
王淑芬
字級
收藏文章
71觀看次
心肌梗塞年輕化,29歲男子以為只是疲勞胸悶,經送醫檢查是急性心肌梗塞。圖/Unsplash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29歲的陳男一陣忙碌後和友人酒後感到胸悶,原以為只是疲勞,但2小時後持續胸痛未改善,送醫後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左冠狀動脈血栓抽吸、氣球擴張和置放血管支架後,胸悶才有改善。

阮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葉家宏今(5/21)日指出,陳男住院數日後,醫生發現他膽固醇指數偏高,而且還是癮君子。

葉家宏表示,冠狀動脈疾病主要的危險因子來自於年齡,通常男性45歲以上、女性55歲以上或是停經後、家族有心臟病或猝死病史、糖尿病、高血壓等,醫生提醒控制好血壓、血脂及血糖且不抽菸、多運動是避免冠狀動脈疾病的方法。

但是隨著國人飲食習慣改變與緊張的工作步調,冠狀動脈疾病的發生率升高,且心肌梗塞發生年齡更是逐漸年輕化。以29歲的陳男為例就是年輕化的案例。

醫生指出,急性心肌梗塞是冠狀動脈阻塞造成心臟肌肉壞死的嚴重疾病。疾病來自於患者血管狹窄或斑塊阻塞造成心肌缺血,進而心肌壞死,其中,冠狀動脈疾病機轉包括:冠狀動脈粥狀硬化、血小板凝集、血栓等。

他表示,冠狀動脈發生粥狀硬化最常見於動脈的內皮細胞受損,使得膽固醇在內皮細胞堆積,血小板堆積,平滑肌增生,形成粥狀斑塊,而使冠狀動脈狹窄。而其典型症狀為心臟肌肉缺氧,產生壓迫性胸痛或胸悶的現象。

一般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小於50%時,通常不會產生胸痛或胸悶的症狀,但是當病人在運動或情緒緊張激動時,可能產生胸痛或胸悶,如果能即時休息或舌下救心丸服用,症狀可以改善。

醫生說,當冠狀動脈狹窄大於50%或動脈粥狀硬化斑塊破裂時,則會進展至不穩定型心絞痛,即使休息或輕微活動時也會引發胸痛或胸悶。此時冠狀動脈可能惡化至完全阻塞,心臟細胞缺少供應的血液和氧氣,造成急性心肌梗塞。

典型的症狀劇烈且持續超過20分鐘的胸悶痛,也無法藉由休息或舌下救心丸硝化甘油緩解,症狀包括冒冷汗、呼吸困難、左上肢或頸部痠痛等。

一旦有上述症狀或胸悶痛等情形,醫生提醒務必緊急送醫。如果已有冠狀動脈疾病或已置放支架的病患,切記按時服藥,才能不重蹈血管阻塞的覆轍。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