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漫遊正夯!雲管處號召車友本周六輪轉山海圳

THE MERIT TIMES
吳亭頤
字級
收藏文章
163觀看次
雲管處本周六將舉辦今年度第一個自行車活動,邀請民眾透過單車徐行漫遊台灣文化綠廊,深度探究台江內海歷史痕跡。圖/雲管處提供

【記者吳亭頤台南報導】雲管處推動轄內年度自行車系列活動,今年正逢台南建城400年,本周六(5月25日)將舉辦首場自行車活動「輪轉山海圳 邁向成功之路」,路線串聯正統鹿耳門聖母廟、鄭成功紀念公園及山海圳綠道,邀請民眾透過單車徐行漫遊台灣文化綠廊,深度探究台江內海歷史痕跡。

交通部觀光署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推廣雲嘉南地區自行車綠色旅遊永續發展,2024推出一系列自行車結合雲嘉南地區在地特色之慢旅活動,邀請國內外民眾前來體驗白金級的自行車旅遊。

而為了推廣轄區內的自行車活動以及周邊遊程,5月初舉辦兩天的媒體及相關者踩線團,一邊騎車一邊走訪各處景點,體驗在地生活,盼透過此活動推廣濱海景觀,讓外界一起來用不一樣的視野和速度,來看看不一樣的雲嘉南。

口湖遊客中心&椬梧滯洪池

雲管處盤點一系列自行車旅遊好去處,以雲林為起點,首站是雲林版日月潭「椬梧滯洪池」,雖少了日月潭山水相映之色,卻有豐富的濕地生態景觀,最初原是台糖農場的甘蔗林,因颱風期間海水倒灌後,長年積水不退,讓原先的樹林成為了現今所見的湖泊。

雲林口湖遊客服務中心提供免費的腳踏車租借,後面就是【椬梧滯洪池】,很適合騎單車晃晃。圖/記者吳亭頤拍攝

此地很適合騎單車晃晃,旁邊的口湖遊客服務中心就提供免費的腳踏車租借;椬梧滯洪池分為北池與南池,沿湖設有自行車道,環湖一圈約3.5公里,園區內有多個景觀台和涼亭供遊客休憩,椬梧滯洪池不僅有防治水患的功能,其豐富的生態資源讓這裡成為賞鳥天堂,更是附近居民騎行、慢跑、散步、觀湖的好去處。

有雲林日月潭之稱的口湖椬梧滯洪池。圖/雲管處提供

好美船屋&好美里3D彩繪村

下一站來到嘉義縣布袋鎮的好美里,「好美船屋」大船般的造型仿自1621年率眾來台的顏思齊「福船」外觀,內部有著許多以海洋為主題的3D立體彩繪,此地提供各式各樣的在地活動,像是摸蛤蜊兼洗褲、手工釣竿實際體驗等,讓旅客們不只是路過,還有深度體驗活動。

好美船屋的手工釣竿實際體驗。圖/雲管處提供

好美里在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藝術家曾進成及在地居民的攜手打造下, 一幅幅創意有趣的3D彩繪串起好美里散步小徑,打造為全台灣獨一無二的3D立體彩繪漁村,適合自行車漫遊。

若喜歡藝術家曾進成的圖特畫風,也可至台南的馬沙溝小漁村,畫作分散在各個角落,可能在大街上也可能在巷弄中,讓遊客體驗到「轉角是藝術,巷弄有驚喜」的氛圍,童趣的畫風呈現馬沙溝小漁村特有的漁村風情,周邊還有《喵喵愛吃土魠》《河馬望月》以及《貓仔曬魚》等畫作。

藝術家曾進成在台南馬沙溝小漁村的作品。圖/記者吳亭頤拍攝

井仔腳自行車道&井仔腳瓦盤鹽田

接續前往台南市北門區,台南北門遊客中心內有全台第二大的抹香鯨標本,長94公尺、重達40公噸,因意外擱淺在台江內海,所以成為遊客中心的鎮館之寶;旅客若想了解傳統洗鹽工法,遊客中心後方的北門洗滌鹽工場不能錯過,場內有全台唯一的日據時代洗鹽機器,還有數十年不壞的高度鹽分滷水。

旁邊還有錢來也雜貨店,建於1952年的台鹽鹽工福利社,過去曾是一棟傳統斜瓦平房是早期提供鹽工購買日常用品的場所及育樂中心,偶像劇王子變青蛙也曾在此地拍攝取景,內部販售的各式古早味零食及在地風格的紀念文創商品,是許多遊客來到北門後一 定會去採買逛逛的地方。

北門井仔腳自行車道是一條連結北門遊客中心、井仔腳、北門潟湖的自行車道,自行車道全線皆有路面鋪裝,設有安全護欄,路線總長約是三公里,來回六公里以內,很適合親子共同出遊的行程。

車道上有兩座造型奇特的竹魚簍隧道,這種魚簍是早期的捕彈塗專用魚籠,也是北門地區早期的捕彈塗魚文化。隧道後方還有純白色的水晶教堂,一路美景不斷。

圖為北門井仔腳自行車道中的竹魚簍隧道。圖/雲管處提供

最後可以騎到「井仔腳瓦盤鹽田夕照」,此地是北門的第一座鹽田,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至今已有200年歷史。史書上記載,鄭氏諮議參軍陳永華改革製鹽方法,在海邊築埕,在其上鋪碎瓦片,引水至鹽池,經由日曬成瓦上的結晶鹽,推進人工造鹽產業的進程。

此地是雲嘉南地區熱門賞夕陽景點,還可體驗傳統曬鹽、挑鹽、收鹽,以厚約6公厘的瓦缸片鋪成的瓦盤鹽田,呈現出馬賽克拼貼般的美麗藝術,為延續其曬鹽產業文化的精神,將鹽場復育,讓「井仔腳」特殊的曬鹽景觀保留在北門永華里的海岸邊。

雲管處處長許宗民帶領旅客進行晒鹽體驗。圖/雲管處提供

安平堤頂自行車道

安平堤頂自行車道可從綠色隧道騎到海邊,騎車沿途經過湖濱水鳥公園、寵物運動公園,兩旁的景色豐富多樣,可以看到紅樹林水塘的寧靜,鹽水溪岸的多元生態還有各種生態小生物,最後在盡頭處欣賞湛藍的大海與四草大橋連成一線,從對岸遠眺漂亮的台江遊客中心。

最後到達的出海口沙灘,可以看到橫跨海水的四草大橋與沙灘美景,遠遠一看,有點像是沖繩的古宇利大橋景象,最適合自行車漫遊欣賞。

台江分校執行長吳茂城介紹台江的歷史。圖/雲管處提供

極西點國聖燈塔

來台南絕對不能錯過國聖燈塔,也是台灣極西的燈塔,國聖港燈塔前身是曾文塔台,最早在1938年啟用,1957年重建,後因海潮侵蝕及颱風襲擊,1969年三度遷建到頂頭額沙洲現址,為沿海船隻導航,因燈塔老舊去年一度拆除重建,2022年11月重新啟用,塔高維持原來32點7公尺。

極西點國聖燈塔,因先前構件被颱風吹毀,在1970年在頂頭額汕重新建造,塔高32.7公尺。圖/記者吳亭頤拍攝

國聖燈塔周邊景觀是最為自然的風景,向北有沙洲綿延,夏冬風吹不同,使得堆沙紋理大不同,像極浩瀚荒漠煞是美麗,國聖燈塔位也是欣賞候鳥遷徙的好地方,只要運氣好,氣候得宜,要親見成群鷺科北遷、或是排列人字形的雁鴨群南下、與過境的灰面鵟鷹群等壯觀畫面,都不是難事。

國聖燈塔緊鄰頂頭額沙洲,其有台版撒哈拉沙漠之稱。圖/記者吳亭頤拍攝

5月25日雲管處將舉辦今年度第一個自行車活動,「輪轉山海圳,邁向成功之路」活動路線近40公里,預計由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出發,往南騎經山海圳自行車道、然後前往四草大眾廟搭竹筏遊綠色隊道,再騎往鄭成功紀念公園,看看四當年鄭成功上岸的地點,最後再騎車回到聖母廟。

主辦單位在路線中的山海圳綠道起點以及四草大眾廟兩處設置補給點,雲管處表示,只要報名活動,大會就贈送四草「綠色隧道」的船票,讓參加活動的民眾在大眾廟補給之餘,也可以搭乘竹筏來體驗有「台灣亞馬遜」之稱的水上綠色隧道獨特美景。

雲管處提到,本次活動準備「My向成功」自行車水壺為活動贈品,讓每個車友都能有最充足的水分補給,成功完騎;另外完賽禮則為製作精美的「My向成功」自行車御守,祝福車友們不只是來到台南能成功,將來參加的每一場自行車活動,也都能圓滿完賽,事事成功。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