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阻詐新政策 電支業:應從源頭管理

THE MERIT TIMES
字級
收藏文章
182觀看次
金管會24日已邀集電支業者開會,但業者普遍炸鍋,認為將服務延後生效並不妥當,消費者恐無法接受,業者強調支持防詐,但應該從源頭管理,而非讓真正要使用服務的民眾不方便。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政院加強阻詐,要求金管會督導金融業提升安全控管機制,爭取攔截詐款金流的最後時間,銀行公會已提案擬將三大類信用卡消費,延後24小時再生效。據指出,金管會24日已邀集電支業者開會,但業者普遍炸鍋,認為將服務延後生效並不妥當,消費者恐無法接受,業者強調支持防詐,但應該從源頭管理,而非讓真正要使用服務的民眾不方便。

由於信用卡盜刷氾濫,銀行公會提出上述新對策。銀行公會已在5月上旬開會,討論針對遊戲點數、錢包儲值、電子禮券交易三大類刷卡消費,提出新措施。

一是將三大類的刷卡消費,給予獨立的MCC Code(亦即特定的交易代碼),以讓各銀行更精確地直接從代碼來斷定該刷卡屬於這三大類目;另一新措施則是要求單筆金額超過一定金額以上(暫訂3千元),使用或移轉要等待24小時才能使用。

由於上述信用卡新措施連動綁定信用卡支付的電子支付業,金管會昨已邀集業者開會討論,業者表示,「試問你買遊戲點數24小時後才能用,你能接受嗎」。

另外,公會亦研提消費特店綁定卡片後前幾筆交易強制OTP(一次性密碼)逐筆驗證。業者指出,例如消費者綁卡在某行動支付上,去超商出示付款碼要付錢時,店家刷了之後,消費者要先收驗證碼,再輸入驗證碼之後才付款成功,光用想像即可知過於繁瑣及不便。

此外,據透露還有一項提案是驗證綁定帳號的手機號碼與銀行原留門號須一致,意即當註冊A電支時用A手機,申辦B銀行信用卡時用B手機,雖然上述都是用自己的身份證申請,但以後不能把B信用卡綁在A電支上使用,因為門號留的不一樣。

業者強調,被詐騙是因為詐團偽冒金融機構或特許行業,在LINE或臉書創設社團或粉絲專頁來騙民眾。

因此,政府應該從源頭解決,規範社群媒體和電信業者,不然針對金融業設立再多驗證機制,只會讓真正要使用服務的民眾不便,但被騙的民眾還是被騙。

據悉,公會所提相關方案是24日正式出爐,昨日與主管機關開會。業者強調,不是想怪主管機關,因為他們收到的指示就是要提升安全控管機制,但業者提醒,「在最末端的金流設立控管機制,可以防盜用,不能真正防詐騙」。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