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版數位身分證大量偽造 陸籍嫌犯:5分鐘做1張

THE MERIT TIMES
字級
收藏文章
82觀看次
日本推動做為身分證明的個人編號卡已有偽造集團,以1到2萬日圓的價格在中國與越南社群兜售。圖為日本藝人堺雅人為個人編號卡代言宣傳。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推動做為身分證明的「My Number Card」(個人編號卡)已有偽造集團,以1到2萬日圓的價格在中國與越南社群兜售。有歹徒冒用東京都議員更換手機並綁定電子支付,盜刷10萬日圓。讀賣新聞採訪偽造編號卡被捕的中國大陸籍女性,她說,5分鐘就能偽造一張。

個人編號卡雖然內建晶片,但多數時候在辦理手機合約、銀行開戶時,只有目視確認身分。全國銀行協會稱,只有部分大銀行導入讀取IC晶片的設備。讓歹徒有機可乘。

27歲的中國籍女性去年12月因偽造公文書等罪名,被警視廳逮捕,一審被判3年,正在上訴。她在東京拘留所受訪時說,「作業非常簡單,不需要任何準備和技術。5分鐘就能製作一張。」由於生計困難,去年向朋友求助,朋友便介紹製作卡片的工作。

她在微信聯繫上「老板」,得知偽造方法後,就收到作業用的電腦和印表機。要冒用的個資,會經電子郵件寄來。作業只需將嵌有假IC晶片的白色卡片,印上個資。多的時候一天可以偽造約60張卡片,然後郵寄到指定的日本國內地址。日薪約是1.2萬到1.6萬日圓的電子貨幣。日本警視廳認為指示者在中國,並正在展開調查。

本月15日,警視廳以涉嫌偽造有印公文書等罪名,又逮捕兩名中國籍人士。過去外國犯罪集團主要是偽造給有居留身分外國人的「在留卡」,2020年官方推出可辨別卡片真偽的應用程式。

個人編號卡在卡片表面使用特殊的印刷技術等防偽措施,但總務省未推廣使用判別軟體。隨偽造案接連曝光,總務省和數位廳本月17日通知民間業者傳如何辨別偽造卡片。警視廳認為,曾偽造在留卡的外國人組織現已將目光轉向個人編號卡。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