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時放手】人生就像風箏

THE MERIT TIMES
文/林永勝
字級
收藏文章
371觀看次
放風箏最重要的不是用力地拉扯,而是知道什麼時候該適時地放手。(示意圖) 圖/Pexels
作者簡介 林永勝 陶藝家、作家。成長在南投山城的田野,內心是一個拒絕長大的男孩。喜歡閱讀、書寫、攝影和美食的無可救藥樂觀主義者。退伍後,從做陶老師傅口中聽聞了南投陶百年的興衰歷史,決心投身為延續這項百年的地方工藝而努力。1997年創辦「千秋陶坊」,用一種緩慢的步調生活著;因為緩慢,所以觀察得到生活中的各種美好,並樂於和朋友分享生活中的點滴溫暖與感動。另著有散文集《七號錐倒了:一個百年窯火守護者的孤獨修行與溫情》。 圖/Pexels
文/林永勝

小時候,放風箏是一項遊戲、是一場競賽。漸漸長大後才發現,放風箏不只是兒時記憶中的美好回憶,更是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可以用來不斷補給自己的處方劑。

牽繩的這頭是自己的心,綁在線外那端的是在生活及職場上努力的自己。每當強風吹襲的時候,就要適時地放鬆讓自己退一步,不要過於逞強,緩一緩情緒再迎接下一次的高壓。而當無風可乘時也不要失意,只需做好起飛的準備,耐心等待下一次的風起。

傍晚,河濱公園的空地上,幾個小朋友在草地上追逐嬉戲。一個年紀較大的男孩手上拉著一隻風箏,小小的方形布面上畫的是一隻五彩斑斕的蝴蝶。風箏飛得不高,飛行的狀態有些歪歪斜斜,當風箏微微往下墜落,男孩就拉著繩子不斷地向後跑,等到風箏的狀態穩定了,男孩氣喘吁吁地站立在原地,臉上的笑容卻是無比燦爛。

學習收放自如

沒過多久,眼見風箏又開始下墜,男孩再度拉起手上的線,又開始跑了起來。旁邊的兩個小朋友不斷地高聲吶喊:「快點,快點。」男孩紅著臉,滿臉笑意地狂奔著,一轉眼又站在更遠的地方開心地喘著氣。望著風箏再度穩定翱翔在半空中,幾個孩子都開心地大笑;突然一陣強風吹來,原本飄飄欲墜的風箏猛地升起,像一隻發起攻勢的眼鏡蛇,向著天空挺直竄去。

一旁的孩子高聲地喊道:「拉緊,快點拉緊。」男孩迅速收回右手,企圖讓風箏回到平穩的狀態,但就是這一拉,讓風箏開始劇烈地左右搖晃,男孩緊張地將手上的繩子拉得更緊,開始向後跑了起來。在面對強風的吹拂及孩子的猛然收手,風箏突然向下急轉,直接衝向地面。幾個孩子先是一聲惋惜驚呼,緊接著又是一陣面面相對地狂笑。

也許等他慢慢長大後就會明白,放風箏最重要的不是用力地拉扯,而是知道什麼時候該適時地放手,才能讓它順利地迎風飛起。

(摘自《沒有最好的季節,轉個念一切都是剛剛好》,時報出版)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