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18】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 51 常住、大眾、我 5-1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3觀看次
圖/Pixabay
《人間佛教語錄》共三冊,收錄星雲大師弘法一甲子的精采言說立論。 圖/人間社記者邱麗玥
海內外徒眾講習會

時間:2008年8月25日至28日 地點:佛光山雲居樓

一、開展弘法新紀元



(一) 研讀《人間佛教叢書》

去年編輯出版了四部《人間佛教叢書》,第一部是《人間佛教論文集》,第二部是《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第三部是《人間佛教語錄》,第四部是《人間佛教書信選、序文選》。

過去,我的著作都是為了應付雜誌報章的刊登而寫,不過近年來為了《人間福報》專欄,我不斷地寫《迷悟之間》、《星雲法語》、《人間萬事》,結集起來,應該將近有二千萬字。但是,書印好了,我也不敢賣,往往只是送人。為什麼?我不忍心信徒又要布施、又要供僧、又要做法會、又要供養,又要買書。

書要「讀」才有價值。我希望出家的弟子們多讀書,所以訂定出一個辦法,假如能在半年內,寫二萬字讀書心得的人,我就將這四部書送給他。不過後來我想,只要你願意來申請,允諾寫二萬字心得,這套書就送給你,不用等到寫完才給;難道我對我的徒弟連這點信心都沒有嗎?

我不喜歡要求人家給折扣,除非我不買,要買就是要給對方賺錢。像明年的春聯是「生耕致富」,人要生存,就要「耕」,耕就是勤勞耕種的意思,能夠如此,則必定會「富有恆沙界,貴為人天師」,這是趙樸初居士的話。聽說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在收藏我寫的年節春聯,甚至在大陸也很流行。雖然一張只要幾塊錢,但是貼了一整年,對大家還是會有影響,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值回票價」。

(二) 提升度眾新境界

今年三、四月時,我去了一次北京,那時我想起常常見面的一些老師、教授、藝術家,便邀請他們來吃飯。這當中有一位金蜀卿小姐,去年年底來參加「翰林學人聯誼會」,是一位很虔誠的佛教徒。他說了一句話:「我和大師雖然很少見面,不過幾次看到他接觸的人,都是教授、學者,都是藝術家、畫家、美術家,這種情況在中國大陸的佛教是沒有的。大師來到中國大陸,把佛教帶入另一個階段了。」我對這一句話很有感觸。

本來我沒注意把佛教帶到什麼階段,經他這樣一提醒,我倒有一個感覺,我們佛光山的人要學習《四十二章經》裡說的,度五百個普通人,不如度一個有信仰的人;度五百個有信仰的人,不如度一個有修行的人;度五百個有修行的人,不如度一個有智慧的人。

度眾要提升對象,不能老是把時間、生命花在個別的信徒身上,就以為滿足。出去收紅包,就滿足了嗎?跟三百人、五百人講演,就滿足了嗎?拜一堂懺、做一個念佛會,這樣就覺得滿足了嗎?

佛光山的人要提升自我度眾的境界。西方的宗教,在把一個國王度來以後,全國人民就都信仰基督教了,我們也是一樣,如果能把有學問的領導人度來,他底下有很多的群眾,也會跟著護持佛教。

(三) 出版佛學論文

我們不能不提升度眾的境界。許多書,我也知道沒有人看,但我不能因為沒人看就不印書。最近,我看到心培和尚、心定和尚都出了書,這很好。甚至,慈惠法師過去出版過《古今譚》,我也鼓勵他再繼續。另外,佛光大學做圖書館館長的覺旻法師,中國大陸最近替他出了一本書,內容是有關於淨土懺儀的歷史。我想,我們佛光山要有人出版研究性的論文。

我個人的力量有限,只能略表心意。一個人一點心,佛光山這麼多人,假如大家都能齊心著力,提升我們的智慧,提升我們的慈悲,提升我們的境界,擴大我們的領域,昇華佛教的地位,將會產生一股很大的力量。這是我們要有的責任感,我不擔當這個責任,由誰來呢?面對苦難的佛教,我們要有「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捨我其誰」的願心。

(四) 倡導一師一道

過去我曾跟慈惠法師、慈容法師說,不要讓佛光會「會中有會」,也不要讓本山有派別,分門立派是不可以的。一樹桃花同根生,就是花枝招展,也都還是同一個根。大家共同來研究一個問題:「佛光山現在的問題在哪裡?」

我發覺到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是佛光山的功勞者,每一個人都在說「我出家十年了」、「二十年了」、「三十年了」,每一個人都說我在佛光山做了什麼、什麼,我有多少貢獻。甚至信仰漸漸偏斜,也沒有人管。過去我們倡導「一師一道」,現在也沒人講了。過去講「宗門思想」,現在慢慢也走了樣。

現在佛光山這麼多的人,假如大家不能同心同德,就像細菌,蔓延開來是很危險的。所以過去我曾說,要把團體中的某些黑手找出來,現在則是要把一些細菌找出來,不然大家難以安身立命。佛光山發展至今,才短短這麼一點時間,未來前途還很遙遠啊!

(待續)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