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17】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48興辦學校有我一份 2-1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7觀看次
佛光山西來大學校園風景。 圖/佛光山西來大學提供
「西來大學獲美國西部大學聯盟認證」記者會。(2006.2.23) 圖/佛光山提供
文/星雲大師

非常高興今天能和大家見面。過去由於我不善英語,不常向各位討教,感到非常抱歉。雖然很少與各位接觸,但並不表示我不關心大家、不感謝大家。西來大學創辦至今,從無到有,感謝在這裡任職多年的教授,如古魯格教務長,為學校奉獻最大的力量,方得有今天的成果。

有的人出於各種原因而辦教育,但我只想以教育對人間盡一點心。我出生在窮苦的家庭,一生沒有受過教育,但是我知道教育對國家、社會的重要性。近百年來,美國在中國大陸創辦許多大學,為中國的教育貢獻良多。中國人注重「禮尚往來」,你來我不去,心裡總覺得有愧。所以站在文化交流的立場,我來到美國洛杉磯創辦西來大學。雖然它只是一所小小的學校,但是我盡最大的歡喜、最大的努力去做。

二十多年前,佛光山多數弟子留學日本,因此在研究、教學上都朝日本佛教發展。直到近幾年,才從日本佛教擴展到英語佛學。感謝各位給予指導。

東西交流 發展校務

雖然董事會的依空法師、慈容法師都留學日本,但是他們心中並沒有東方、西方之分,他們和我一樣,都很熱心支援西來大學。

尤其依空法師,他是佛光山南華大學的董事,經過幾年努力,和校長配合之下,那裡已有八千個學生。他的英文不是很好,所以我請他到西來大學向你們學習,也和各位一同努力,發展西來大學。他在日本東京大學獲得碩士學位,也在台灣高雄師範大學得到博士學位。他研究的是中國文學,不過佛學與中國文學的關係很密切。現在他到西方來,希望可以做東方文化、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和。今天藉這個機會,為依空法師向校長、教務長、各位教職員做個布達。

我們來自東方,在西方辦學的經驗不足,所以舉步比較緩慢,好在仰仗各位的參與,校務才得以蒸蒸日上。西來大學能獲得WASC認證,前任校長陳迺臣、蘭卡斯特教授,及教務長古魯格教授,對學校有很大的貢獻。我們現任的校長今後也是任重道遠。

美國各大學在科技、理工方面的發展為世界之牛耳,西來大學要在美國教育界求生存、求貢獻,當然是以我們所長,尤其是從宗教方面著手。向各位報告一個消息,上個月,台灣教育部首度承認佛光大學辦理「佛教學院」,與理工學院、社會學院、人文學院等共同發展。過去中國的教育沒有美國先進,不把佛教教育納入正軌,近年才漸漸走向正規,准許招生。目前我們正在日本、印度、歐洲、中國大陸尋找名師,也會讓各界知道招生的訊息。歡迎西來大學各位老師和佛光大學的佛教學院加強聯繫。

我辦西來大學,不為個人利益、名聲,何況我的名字在西方也少有人知道,再說知道不知道,並不重要。創辦西來大學,也不是以賺錢為目的。

興學育才 貢獻社會

各位都知道,西來大學創辦至今近二十年,只求奉獻,不求發財。學校雖然不大,但希望美國當地,甚至世界各地都能認識這一所大學,因為校內有很多名師、優秀學生,未來都能對社會有所貢獻。

我出生於中國江蘇,五十七年前,二十三歲時,因為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發生戰爭,不得已在兵荒馬亂中來到台灣。雖然我在台灣住了五十七年,甚至比台灣陳水扁總統更早到台灣,但台灣人不承認我是台灣人,說不好聽,意思就是:「你們滾回中國去!」近年來,由於海峽兩岸互有往來,偶爾我也回去故鄉,但是當地的父老兄弟卻不認識我了,都說:「這是台灣來的和尚。」可以說,我已找不到故鄉了,不過沒關係,我就自許為「地球人」。

在台灣佛光山,住眾有來自二十六個國家的人士,但是沒有人會分別某個人來自哪個國家,大家同為「佛光人」。

西來大學 「有我一份」

同樣的,我曾經和前校長蘭卡斯特教授及教務長古魯格教授說,西來大學人雖不多,師生來自世界各地,但是不管他們是哪裡人,來到西來大學就是「西來人」,沒有東方、西方,中國、美國的分別,只認你是西來大學的師生。我們希望在西來大學裡,能做到宗教、種族的融和,讓它成為一個融和、快樂的淨土世界。

希望今後每一個老師、同學都能成為學校的助手,每個人都是學校的主任,人人抱持創辦西來大學的信念,不光是讀書、教書,還要為大學找好的教授、好的學生,共同發展校務。

中國清朝有一個乞丐叫做武訓,因為家裡貧窮,沒有機會讀書,有時候他會偷偷站在學堂外聽老師上課,但是往往遭到驅離。他感受到教育的重要,為了幫助窮人家的孩子,開始了行乞興學之路。不但如此,有了學校之後,他還磕頭請老師來上課、拜託學生來讀書。同樣地,我也是抱持武訓辦學的精神,用禮敬的心情,請全校師生將西來大學當作是自己的,以「有我一份」的心情來發展學校。(待續)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