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400軍民冒雨淨灘 馬祖南竿響應國家海洋日

【中央社連江訊】為響應國家海洋日,連江縣政府今天於南竿舉辦淨灘活動,近400名軍民在細雨中,動手整理清水溼地環境,身體力行響應永續海洋。 因馬祖正對福建閩江口,海灘常見來自中國大陸海飄廢棄物,根據連江縣環境資源局統計,2023年全縣淨灘次數為189次,絕大部分海灘與澳口均有團體認養,學校或志工團體也會定期舉辦淨灘活動,透過民間力量,維持馬祖地區海岸線整潔。 連江縣長王忠銘致詞時指出,馬祖地理環境特殊,民眾除維持生活環境整潔,還要兼顧海洋所帶來的環保與垃圾問題。近年縣府不遺餘力推動環保,並多次與對岸溝通減少使用養殖用保麗龍等,降低對海洋危害,多年下來已見成效。 環境資源局所屬之環保艦隊潛海戰將,則在活動現場示範水下撿拾垃圾作業,戰將們背著重達30公斤的氣瓶,清理漂浮在海上的廢棄物,矯健身手讓民眾報以熱烈掌聲。 隨後,在工作人員帶領下,軍民不畏細雨動手整理清水溼地廢棄物,以行動響應國家海洋日。民眾陳小姐認為,連江縣以觀光立縣,遊客若看到沙灘上堆滿垃圾,對馬祖印象就不會好,所以只要有時間,都會參加淨灘活動。

MORE

開冷氣前先做這2件事 每年可省10%用電

【本報台北訊】最近梅雨鋒面遠離,天氣變得好熱,不少縣市高達36度以上,中央氣象署天天發高溫資訊示警,不少民眾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開冷氣。台電今天在臉書粉專台電電力粉絲團發文指出,開冷氣前先做2件事,可以讓冷氣更快涼,且更省電,1年甚至可省電10%。 台電指出,開冷氣前先開一下窗可以散熱通風,因為炎熱的夏季,家裡的家具地板吸熱一整天,會讓室溫上升不少,必須先讓熱氣散去,冷氣才能更省時省力、事半功倍。並可讓空氣對流通風,室內先降溫,減少冷氣運轉時的耗電量。如搭配電風扇循環扇會更有效,但冷氣啟動後還是要關門窗。 第二點是清洗濾網,台電指出,此舉可年省10%的電。台電表示,夏季首次使用冷氣前,可以先清潔冷氣機外殼和濾網,避免累積的灰塵影響冷氣效率,也讓空氣更清新。 至於頻繁使用冷氣的日子,可定期2-3周清洗一次濾網,台電表示,每年可省約10%用電。一天可省約0.47度,且建議溫度設定26至28度就剛剛好,調高1度C就省電6%。

MORE

國內首座區域型清洗循環場啟用 打造農業塑膠零廢棄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據估計台灣每年廢棄農業塑膠數量約1.3萬公噸,農糧署輔導嘉義縣東石合作農場,設置首座區域型農業塑膠資源清洗循環場,今天落成啟用,透過清循環場的水洗、破碎、乾燥等程序,可作為產製塑膠顆粒之原料,預估每年可清洗2000公噸以上,促使資源循環及加值再利用。 農糧署表示,為推動循環農業,農業部將「農業全循環零廢棄」列為重要施政目標,並依據「農業部執行疫後強化農業韌性及農漁民協助措施辦法」編列特別預算協助地方政府或農民團體等建置農業塑膠資源清洗循環場。 回收的農膜透過清循環場的水洗、破碎、乾燥等程序所得產品,可提供再利用機構作為產製塑膠顆粒之原料。預估東石合作農場附設農業塑膠清洗循環場每年可清洗2000公噸以上農業塑膠,促使國內農業塑膠資源之循環及加值再利用。 農糧署強調,使用過的農膜常沾附砂石、異物,基於後續清潔及處理之成本考量,導致再利用機構回收意願相對低落。因此,目前陸續舉辦農膜回收觀摩或講習會,積極向農友宣導農膜回收三原則,呼籲農友務必配合做好田間農膜回收之初步整理工作。 農膜回收三原則為「天氣好且土壤乾燥時回收」、「清除殘株、石子及抖落砂土等異物」、「捆好、摺疊整齊,並依材質分類」,依循三原則做好回收前處理工作。除此之外,農糧署跨部會商請環境部協調地方環保單位(含公所清潔隊)及回收再利用業者,建立便利的收集運輸機制。 農糧署補充說明,傳統人工回收農膜至少需要2人進行作業,農膜回收機可1人操作,且一次到位完成初步清潔及摺疊工作,提升田間回收效率,凡農友個人申請,每部補助1/3;倘由農民團體申請(如合作社、農會、產銷班等),則每部補助1/2,如有需求可透過當地農會提出申請。

MORE

宏瑋寵物「埔里筍殼貓砂」解決農業廢棄物問題

【本報南投訊】口罩國家隊「宏瑋醫材」旗下的寵物品牌,成立甫一年靠著高CP值的貓砂收服許多毛小孩,今年6月更是將益生菌豆腐砂再升級!研發團隊耗時逾1年的研究與設計,歷經200天測試,推新上市獨家研發的「筊白筍殼益生菌貓砂」短短8天預購量破千包。 該項產品取得發明及新型雙專利技術,將南投埔里的筊白筍殼農業廢棄物,通過創新研發和技術轉化再利用。 這項產品利用其特殊構造,吸水力超過一般豆腐砂1.5倍,將用量省50%,更通過Intertek第三方認證檢測其除臭效能達100%、無甲醛和無重金屬,確保了貓砂的品質和安全性。 為了讓更多消費者參與綠色環保行動,宏瑋寵物現在推出限時限量優惠價以及箱購,更享免運活動。 宏瑋醫材董事長林義雄強調,「身為埔里囡仔,希望可以用行動回饋我最愛的家鄉,進而造福全台灣環境」。 林義雄指出,埔里茭白筍每到採收後,產生大量的農業廢棄筍殼,農民將剩餘的筍殼進行燃燒,所產生出的PM2.5(細懸浮微粒)造成空氣非常大的污染問題。 林義雄提到他開發產品的構想,是從對土地友善與環境永續的再利用為出發點,以聯合國的SDGs目標12(責任消費與生產)為靈感,取用埔里最盛產的茭白筍,創新研發出茭白筍殼貓砂,不僅解決了筊白筍農業廢棄物處理問題,也減少了原料需求的短缺,實踐環保理念。 使用的材料都是食品級的原料來源,就算貓咪誤食也不會對其造成傷害。產品特點包括超強除臭效能,益生菌零香精添加,維持筊白筍殼原色,天然安心、直徑1.5mm長條型貓砂,適腳性高、使用後的貓砂遇水崩解速度快,沖馬桶也OK。 林義雄表示,全台唯一醫材專業寵物品牌-宏瑋寵物KogiPet,以生產醫材、衛材高規格的品質要求,積極開發專屬毛孩的全系列寵物產品。 他強調,宏瑋寵物展現企業社會責任,秉持SDGs環境永續發展「經濟循環」的理念,為環境改善盡最大努力,持續開發人類與寵物友善產品,通過創新和環保行動,從宏瑋的筊白筍殼益生菌貓砂開始,與毛孩一同保護地球、愛護台灣。 宏瑋寵物推出獨家研發的「筊白筍殼益生菌貓砂」,短短8天預購量破千包。圖/宏瑋寵物提供

MORE

翻轉剩食 製成世界最美染料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如果有一天染樂工房因為不夠廚餘,做不出染料而關門大吉,其實也未必是壞事啊!」香港染樂工房(Dyelicious House)創辦人張駿霖(Eric)為了解決剩食問題,將每天被丟棄的廚餘,例如連鎖咖啡店的咖啡渣、蔬菜批發商的剩菜等,製成「世界最美染料」。 他為了讓染出來的布更有故事,甚至帶領團隊將香港當地的特色如水磨石地磚、通花鐵閘的花紋,融入布料設計中製成旗袍、扇子等,並開設剩食紮染工作坊,希望透過工藝傳承,把食物的故事、染藝的樂趣帶給每一個有緣之人。 單是咖哩  1個月試色200次 染樂工房自2012年起開始發展天然環保染坊,以廚餘作為染料的原材料,可算是升級再造(Upcycling)的一種。張駿霖表示,靈感緣起於他大學畢業前,有天吃咖哩不小心弄髒了衣服,洗不掉汙漬,加上他的家族在日本奈良開設染坊的背景及經驗,「我突發奇想,既然食物汙漬洗不掉,是否代表可以成為一種全新的染料?」 他表示,廚餘染除了不被社會理解,製作過程也極為繁複,即使是氣候與食材的微小區別,也會影響最後的結果,且在當時廚餘染的資料非常少,很多細節,都需要張駿霖自己摸索實現。 「調配報廢是常有的事。」他說,單單是咖哩,一個月內也會有200次試色,更不用提其他顏色。最後在反覆的實驗,張駿霖終於琢磨出了方法;例如藍色,先把紫甘藍切碎、晒乾,加入葡萄糖用攪拌機打碎,真空保存180天,等「厭氧發酵」讓紫甘藍變成糊狀,使用時加上水,就變成了藍色染料。 他前後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調配出基礎的幾種染料。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他收到米蘭世界博覽會的邀請函,剩食染料被主辦單位讚美為「世上最美麗的顏色」。 「廚餘是不美的東西,若能將它『變美麗』,自然會引人注目!」張駿霖除了舉辦不同的工作坊、製作不同的染色產品,最重要是用不同的廚餘剩菜研發新的顏色;近年,他研究用菱角硬殼提煉出灰色,但這種食物受季節所限,他們仍在想辦法穩定生產。 創造雙贏  主動尋找「貨源」 張駿霖表示,天然染色的知識並不難掌握,在人工染料及食用色素出現前,人類就用各種自然物料染色。這些年來,香港政府計畫推出垃圾按量徵費,生產商及餐廳希望減少成本、樂意捐出廚餘,他從中看出「商機」,主動合作,創造雙贏成果;如今,工作室剩食染料的「貨源」相當穩定。 至今張駿霖仍會透過熟識的餐廳、蔬果攤,找來洋葱皮、廢棄蔬果等,帶回工場以煮、攪碎、加糖鹽或醋等反覆試驗,做出想要的顏色。樂此不疲的他說:「紫薯皮、中藥藥渣、咖哩,這些廚餘其實都可以擁有第2次生命。」

MORE

全台垃圾暫置場逾100座總量高達84萬噸 全數處理得花12年

【本報綜合報導】綠色和平組織統計全台至少有100座垃圾暫置場,其中60處距學校不到兩公里,8處鄰近水源保護區;截至去年底,環境部統計全台打包的暫置垃圾達84萬噸,一座座垃圾山遍布全台,被立委戲稱儼然是「台灣新百岳」,環境部新任部長彭啟明則稱,要再等12年才能全數去化。 綠色和平團隊根據衛星影像及實地走訪估計,全台至少存在100座垃圾暫置場,且平均各縣市至少有一座,「垃圾百岳」因長期堆積垃圾去化不掉,有的已堆到二、三層樓高,且飄出惡臭,成了台灣最不堪入目的天際線。 環境部統計也顯示,近5年一般廢棄物總量已從983萬噸,成長至去年的1131萬噸。暫置垃圾量也從20.8萬噸,增至去年底的84萬噸,屢創新高。 環境部表示,原有24座焚化廠多數廠齡逾20年,處理量能大減,這幾年補助地方辦理焚化廠更新整改,以致每年有部分垃圾進掩埋場暫置或打包。 台北市環保局前局長劉銘龍說,焚化廠處理家戶垃圾的容量長年遭事業廢棄物排擠,也是去化垃圾困難的原因。 竹科附近 新豐掩埋場自燃71次 燒不掉、埋不了的垃圾愈堆愈多,堆成的新百岳成環境的不定時炸彈。新竹縣就有新豐、竹東2處掩埋場共暫置22萬噸垃圾,其中20萬噸已暫時打包存放,但新豐掩埋場5年來自燃火災高達71次,讓周邊居民和下風處的新竹科學園區叫苦。   各地垃圾山成環境的不定時炸彈,新竹縣新豐掩埋場五年發生七十一次自燃火災,空汙與臭味讓周邊居民苦不堪言。圖/竹縣消防局提供 「很諷刺,我們在竹科的護國神山群上班,卻要與垃圾山為鄰。」新竹的黃姓工程師說,新豐掩埋場就在竹科的上風處,這兩年不斷有火警造成空汙,5月也有芎林廢木材堆置場火警,連續一周的空氣都是燒焦味,很多同事家中長期都不敢開窗,空氣清淨機已是標配。 「一個新竹,兩個世界」,竹縣竹北市尚義里長曾福說,該里2000多人與新豐掩埋場僅一線之隔,長期深受其害;早年垃圾水汙染井水,「很像咖啡,很惡心」,後來有自來水,又受垃圾臭味、火災空汙之苦,天天被迫開冷氣很耗電,蠅蟲也滿天飛,每年都要爭取經費買黏蠅板及社區消毒。 新豐鄉公所表示,該場成立近30年來,垃圾幾乎有進無出,掩埋場收的是全縣一半垃圾量,長期堆置確實無奈,尤其堆6年以上的舊垃圾會產生沼氣,很容易引發自燃。 竹東掩埋場則在頭前溪飲用水取水口上方,堆了9000噸垃圾。清華大學團隊去年採樣分析頭前溪底泥,若依美國底泥規範,鋅、鉻、砷等重金屬都屬中度汙染,鎳已呈重度汙染,直指頭前溪髒又毒。 學者:對民眾健康喝水是威脅 竹科年產值高達1.6兆,清大環科所長周秀專直言「科技首都不應該是如此」,竹科有很好的廢水處理廠,但供應大新竹飲水的水源上游卻被嚴重汙染,民眾每天都要喝水,是健康的一大威脅。   圖/聯合報

MORE

環部7月5日召開第四次碳費審議會 重點討論經濟衝擊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目前環境部已召開3場碳費費率審議委員會,仍未討論出費率,而各界也關心碳費對經濟衝擊及消費者物價指數影響,環境部表示,7月5日將召開第四次費率審議會,屆時環境部會提出不同費率情境之衝擊影響評估,針對受影響產業、總體經濟影響及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影響等資料請委員審議。 環境部表示,109年與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格蘭瑟姆氣候變遷與環境研究所進行「台灣碳定價之選項」(Carbon pricing options for Taiwan),主要從我國經濟及溫室氣體排放情況、政府及產業的市場準備度,提出採行碳定價工具的政策建議評估。 該報告提到,我國的碳定價政策可從碳費著手進行,建議在初始階段設定一較低的碳費水準,同時建議明確的軌跡逐步提高碳費水準,以確保減量誘因。但是報告並沒有進行碳費徵收對我國GDP、CPI等之評估。 環境部指出,由於過去與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研究並沒有包括經濟衝擊及消費者物價指數影響,目前已安排7月5日召開第4次費率審議會,屆時環境部會提出不同費率情境的衝擊影響評估,包含受影響產業、總體經濟影響及CPI影響等資料請委員審議。 環境部表示,本年4月29日已預告碳費徵收三項配套子法草案,歡迎各界提供相關的建議或意見,該部與經濟部就各利害關係團體已單獨或共同辦理9場說明會,歡迎關心碳費制度的各界於草案預告期間提供意見及建議;預告期滿後也將於7月召開公聽研商會並進行跨部會溝通,以利相關規範更臻完善。

MORE

營養午餐剩食問題 專家籲讓廚餘變資源

【本報台北訊】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每年平均浪費約62萬噸廚餘,相當於堆滿1萬座台北101大樓,國人對於一般垃圾處理已有一定的概念,但對於「食物垃圾」問題,多數人處理得不如回收垃圾確實。校園營養午餐甚至成為廚餘的濫觴,強調食物營養的同時,也不能忽略惜食教育的意義。 政府將「2050淨零排放」視為國策目標,但從產地到餐桌,無法處理的廚餘釋放出的氣體與汙染物,將再度回到大氣與土地,加速全球暖化、影響生態環境,違背淨零排放的宗旨。 營養午餐廚餘量居高不下,專家及民團認為,國內營養午餐問題缺乏更高階的跨部門協調,不論是教育部、農業部或環境部等單一部會,都很難協調其他部會,導致政策欠缺整體思考。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大享食育協會曾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學校營養午餐亂象多,亟需專法監督管理」連署,呼籲制訂營養午餐專法,超過5千人響應。 台灣兒少營養午餐調查報告曾抽查154所學校1周的營養午餐發現,超過2成學校每周提供炸物2次以上,另有近4成學校每周供應2次以上加工半成品,但因缺乏專法管理,無法得知營養午餐是否真的營養。 該調查也發現,近半數國中生吃的分量比平常還少,多數主食被當成廚餘丟棄,難怪8成學生有吃不飽經驗、4成寧可喝水、吃零食、飲料果腹,營養午餐反造成廚餘多、不營養的亂象,影響兒少健康。 兒福聯盟處長黃韻璇表示,她建議改革制度面、法律面,解決營養午餐美味度不夠、湯湯水水等問題,才能解決廚餘問題。 台灣廚餘資源化發展協會理事長張永和指出,目前觀念還是普遍認為廚餘像該去化的垃圾,沒當資源看待,很多學校營養午餐外包給團膳業者,簽約時就會要求收走廚餘,學校也要求學生帶回剩食,只是表面的「零廚餘」。 教育部針對營養午餐法擬訂專法,喊了多年立法依舊牛步,缺乏更高階的跨部門協調,包括農業部前端食材、教育部食農教育、環境部零剩食等,若沒有明確法規,常常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若政策推動廚餘減量,基層對策就是秤重,學校每天回報數字交差了事,當然無法真正落實廚餘減量。 政府不能只用減法,把廚餘視為去化的垃圾,應用加法,設法「廚餘變資源」,才能永續再利用。

MORE

用電鍋蒸粽子 台電揭2大NG行為

【本報台北訊】今日是端午節,除了立蛋、划龍舟,民眾過節也愛吃粽子。為求方便,民眾多愛以電鍋加熱,台電臉書粉絲專頁「台電電力粉絲團」便提醒兩大NG行為,包括不共用插座、不長時間保溫,不僅不耗電也更安全。 台電解釋,由於電鍋的電功率較大(約600W-1200W),屬於高功率家電,如果跟其他電器共用插座,會有短路、過熱的風險,因此使用電鍋時應用專用插座,也要盡量避免使用延長線。 此外,台電指出,蒸完粽子後千萬記得要「拔插頭」。電鍋按鍵跳起來之後會變成保溫狀態,保溫耗電量積少成多,會「默默吃掉很多電」,也容易導致細菌滋生,所以電鍋別長時間保溫。

MORE

紙板動物園 永續不浪費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提到雕塑時,人們往往會聯想到大理石、青銅等材料,然而,法國藝術家奧利維爾.貝特朗(Olivier Bertrand)採取一種非傳統的方法,他的作品,只使用回收紙板製作;這個獨特的創作方法,不僅讓他捕捉各種動物的原始情感及複雜的細節,同時促進永續發展和零浪費。 貝特朗1975年出生於馬賽,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亞洲人。從小,他就對繪畫、造型藝術產生濃厚興趣,尤其是摺紙,他表示:「我一直被紙張如何變形所吸引,一張簡單的紙經過巧妙的折疊後,彷彿注入了生命,喚醒大家內心的情感。」 在家養膝傷 拼出一隻猩猩 雖然貝特朗很早就有涉獵藝術,但求學時,卻沒有修相關的科系,而是讀了經濟學,畢業後,他投身網路設計;2018年,貝特朗因為膝蓋受傷,只能待在家裡休養,為了打發時間,他開始研究紙板,並動手把車庫裡存放的紙箱,拼出一個真人大小的猩猩。 後來,他在同行的鼓勵下,帶著大猩猩前往巴黎大皇宮,參加藝術博覽會,並獲得銅牌獎。貝特朗分享,那時起,他就停止設計網頁,全心投入他的初心──藝術,他說:「我覺得像美夢成真。」 貝特朗表示,「紙板有許多優點,它非常容易掌握,而且是一種輕質材料,非常適合大型創作」,除了猩猩,他陸續又用紙板做出了獅子、老鷹、狒狒、大象等動物雕塑,「我選擇用脆弱的紙板,創作擁有強大力量的動物,希望透過這種矛盾性,對生態保育敲響警鐘」。 除了動物,貝特朗也從神話、傳說中汲取靈感,不管是斯巴達戰士、日本武士,他都能用紙板製作出來,貝特朗分享:「我喜歡用人們會扔掉的日常、無害的材料來製作藝術品,為那些沒有價值的東西賦予價值。」 熊貓。貝特朗的紙板雕塑,不僅捕捉動物的神韻,也宣導永續發展和零浪費。圖/取自olivierbertrandsculpture官網 讓廢紙變身 展現滿滿力量 踏上藝術之路後,貝特朗就開始蒐集不同厚度、大小的紙箱,他會使用最厚的紙板來建造動物的外型,接著切割、拼貼,來模仿動物的毛皮及紋理,最後再用油漆進行修飾。比起精雕細節,他更注重展現姿勢,從翱翔的老鷹、奔騰的野馬,甚至護衛家園的勇士,貝特朗都能用紙板,展現滿滿的力量。 對貝特朗來說,藝術占據人生很重要的部分,他坦言,雖然很快樂,但不免有所犧牲,因為當他一頭栽進創作時,會跟生活其他部分脫節,但藝術提供很大的成就感。另外,貝特朗分享,他從小就染上自體免疫疾病,影響肝臟和消化系統,但自從他轉行當藝術家後,身體狀況卻逐漸好轉,他推測,也許是創作時,讓他進入了冥想狀態,有助維持整體的平衡,貝特朗笑稱:「也許藝術拯救我的生命。」 老鷹。貝特朗的紙板雕塑,不僅捕捉動物的神韻,也宣導永續發展和零浪費。圖/取自olivierbertrandsculpture官網

MORE
/11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