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一日農夫體驗】老泉里鮮採 綠竹筍

文/943 竹筍爽脆好吃,是餐桌上的佳餚美食,但若想嘗嘗翻土出新的現採鮮筍,就得和時間賽跑,原因是:筍子怕熱又怕光,一旦冒出土壤就開始變苦、纖維變粗,還很容易腐敗變酸,所以筍農常摸黑出門,看到筍尖剛冒頭就扒土割筍,且工作到太陽出來就收工回家了。 台北市文山區的木柵老泉里就有滿山竹筍可採,這裡數代以前曾種茶,植茶費心費力,從數十年前便開始種植竹筍。一般台灣常見的食用竹筍,在老泉里就有4種,其中綠竹筍價格較高,麻竹筍外殼有硬毛,新品種甜龍筍口感甜價格不貴、即使筍身全部轉綠也不會有苦味,還有知名的烏殼綠竹筍。 挑選竹筍7字訣:「白、彎、短、肥、像牛角」,尤其像牛角般彎曲的綠竹筍,最適合拿來做成涼筍。不過就算是不彎的直筍,只要烹調方式正確,用來炒、滷或煮湯也很好吃。甜龍筍適合煮湯或拌炒金沙,麻竹筍則適合快炒。 料理竹筍的最大原則就是要煮透,無論是涼筍或煮湯,如果沒從冷水就入鍋、且煮熟後連同原鍋的水一起放涼並冷藏的話,常會煮得不好吃,所以千萬別先煮滾湯再放竹筍,這樣容易導致其他食材過老而筍子卻半生不熟,也不要將筍子煮滾後就取出沖水。 一般用電鍋蒸筍子容易有中心不熟的問題,達人建議10兩以下的小筍子才用電鍋蒸透。筍子若太苦,多煮幾次可去苦味,快炒不用事先汆燙,倒是需要蓋上鍋蓋燜熟。竹筍若無法馬上料理,不用泡水也別抹鹽,只要洗淨後用保鮮膜包好冷藏就能保存較久。 製作涼筍的訣竅則是去掉「出青」變綠的尖端,於水冷時放入竹筍加鹽煮到滾,轉小火煮25~40分鐘再掀蓋放涼。若用電鍋蒸則外鍋需放3杯水,內鍋也需放鹽巴和水,才容易鮮甜好吃。 5至8月正值「綠竹筍」產期,何妨走一趟木柵山上,體驗當一日農夫挖竹筍,還能吃到現採鮮甜的筍子大餐,玩得開懷也吃得安心。  

MORE

宜蘭泰雅部落 碧候溫泉一日遊

文/943 南澳位處宜蘭南緣,與花蓮比鄰,而碧候部落正是被譽為南澳最深山、也最古老的第2大部落。 相傳碧候部落源於霧社以北,舊名比亞豪(Pyahaw)社,日據時期遷徙下山,落腳在現今由鹿皮山、楓樹山與柑子頭山環繞的南澳北溪河谷,部落有400多戶,約有1600多人。除了是泰雅族最南端的部落,也是電影《賽德克·巴萊》主角莫那·魯道演員林慶台及其外甥女藝人傅天穎的故鄉。 竹筒飯是勇士的便當 造訪碧候,除了部落旅遊必備的──穿著族服和與泰雅族共舞的體驗外,竹筒飯DIY也是特色之一。古早年代,泰雅族獵人只攜帶少許糯米和小刀入山,肚子餓了就砍下竹子以竹筒生火炊飯。 竹筒飯製作的訣竅是準備糯米事先浸泡8小時,再將已砍下一天的桂竹劈成小段,小心裝入約八分滿的米,加一點水後,以棉繩及月桃葉封住綁好後煮熟。 段木香菇是美食靈魂 煮好後還不能馬上開動,需要靜置放涼,讓竹筒內的薄膜冷卻後自然附在米粒上,這樣用力砸裂竹筒後,米粒才不會黏在竹子上,這樣一來,將竹筒裂開的上半部當成湯匙,就是又香又Q的勇士便當了。 原住民各族都有竹筒飯,而碧候部落的特色,是將族人自種的乾香菇浸泡切片,撒入些許香菇粉,米飯充分融合了段木香菇與桂竹的馥郁芬芳,令人食指大動。 碧候部落的主要農作之一是段木香菇,也是南澳第2大菇場,山區森林氣候陰溼,最適合發展林下經濟,此地香菇生長的溫度約為16~24度,選用適合中低溫的菌種,取在地的楓香、赤楊等樹種。 栽種香菇過程很繁複 香菇生長若不含兩個月的準備期,從種植到採收,必須歷時10個月,也如人類懷胎十月那樣備極呵護,栽種香菇的過程十分繁複,包括:取木陰乾、裁切段木、鑽孔打洞、植菌、封蠟、立木走菌、重複堆疊、撒水風乾、醒菌倒木、採收、烘乾等過程。 不同的段木或溫度得用不同菌種,也有不同的栽培方式,每公噸鮮木材可生產25公斤的香菇,但購置菌種的成本也要大約一千坪3萬5千元,所費不貲。 我們參觀碧候部落居民種植用來奉獻給教會的香菇場,占地5000坪的香菇棚預計可收成1200斤,適逢菇農正以樹葉拍打段木以「喚醒」菌絲成長的過程,大開眼界,非常有意思。 保溼乳液也能動手做 碧候還有十分吸引人的「保溼乳液DIY」,利用部落隔水蒸餾自行萃取的月桃純露基底,加上橄欖油、簡易乳化劑、維生素E油、玻尿酸、薰衣草精油等原料,不斷攪拌,就成了香氣濃郁的保溼乳液了。過程中每個人都聚精會神地秤重計量,深怕搞錯份量和順序會影響成品,雙手也努力來回攪和混勻,手忙腳亂但感覺相當新鮮。 午餐就在部落中品嘗泰雅風味餐,菜色包括山苦瓜鑲香蕉、蒸南瓜佐火龍果泥、炒山蘇、苜蓿芽捲、紫米飯、無油煎烤段木香菇以及當季水果,不僅美味,擺盤也非常鮮艷亮麗,可說是色香味俱全。 靠透明無色溫泉解乏 來到碧候最期待的當然還有溫泉,碧候溫泉屬於鹼性碳酸氫鈉泉,泉色透明無味,被譽為全台三大祕湯示範區之一,現已整合部落各方意見,完成了占地1.7公頃的碧候溫泉區,包含戶外SPA池、家庭式湯屋、露天裸湯風呂左為男湯、右為女湯,目前湯屋暫時先由宜蘭縣政府經營。 其中室外溫泉的風景相當秀麗,在一整天活動的尾聲前來此泡湯洗去疲累,非常舒服,可替當日行程畫下很棒的句點。 宜蘭南山部落 跟著電影訪祕境 在台灣,若想找個冬天可能下雪,又不會人擠人、塞在半路上的祕境,宜蘭縣大同鄉的「亞爸的山」是個不錯的選擇。這裡位在宜蘭前往武陵農場的路上,相距不到一小時車程,可作為落腳住宿或休息用餐的中繼站。 民宿後方山頂,有一處宛如置身杉林溪的參天竹林,名為「迷霧森林祕境」,只有住客和預約行程的遊客才能進入,目前知道的人還不多,無論漫步及拍照都非常愜意。這片充滿神祕氣息的祕境,也是由知名影星王羽及張孝全合演電影《失魂》的拍攝地點。 「亞爸的山」是由原住民家庭共同經營的民宿。「亞爸」是泰雅語父親之意,「亞爸的山」意思則是「由父親相傳的山」,男主人鐵木繼承自外公泰雅族頭目的土地,爺爺是賽德克族。 女主人亞亞曾在電影《賽德克·巴萊》中,飾演莫那·魯道的母親,兒子潘君侖則是知名歌手及主持人,同屬南山部落的鄰居,則是電影《哈勇家》的取景地。由於位在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間的谷地,海拔約1400公尺,平時經常雲霧繚繞,有時寒流來襲還會遍地白雪,讓民宿的幾間小木屋看起來就像歐洲或日本一般,吸引不少專程來此度假的遊客。 「亞爸的山」有4人木屋、小屋雅房和露營碎石營地,觀景陽台視野遼闊。來此的住客可品嘗為迎賓特製的「馬告冬瓜茶」,滋味特別而香甜好喝。餐點則是由原木裝盛的原住民風味餐,菜色十分豐盛,包括自種的高山高麗菜炒馬告、熱炒鮮蔬、生菜沙拉等。餐點擺盤也相當講究,可說是色香味俱全的泰雅風味套餐。 造訪此地不但可買到主人自種的高麗菜和娃娃菜,還有有趣的「泡菜DIY」體驗,由擅長烹飪的女主人,親自示範泡菜的製作方式。 作法是先將高麗菜洗淨放入乾淨塑膠袋中,加入10g鹽後不斷搖晃,等鹽分讓葉菜出水後,擠出水分並放入玻璃瓶中,加入90g糖及150g的醋,也可依據個人喜好加入話梅或馬告、辣椒等。 做完後,大夥兒心滿意足地帶著自己親手做的整罐泡菜回台北,行李中當然也少不了要扛幾顆清脆的高麗菜回家,讓這趟單程3小時車程的旅行收穫更加豐富,除了一飽眼福外,也能大飽口福。

MORE

國旅住宿昂貴 觀光署將推薦平價旅宿

【中央社台北訊】很多民眾抱怨國旅住宿太貴,不如出國玩。交通部長李孟諺今(14)日表示,將請觀光署在網站上推薦各縣市具品質的平價旅館給消費者。 新冠疫情解封後,出現報復性旅遊,台灣人出國旅遊首選是日本,許多民眾認為出國玩比在國內旅遊划算,主要就是台灣住房太貴,而旅宿業者說法是,缺工且離峰時間旅客量太少。 李孟諺今日上午接受廣播電台「暐瀚撞新聞」節目專訪時表示,因日幣貶值,吸引大量國際觀光客去旅遊,而日本房價比台灣便宜,也有不少人去買房。 他表示,但今年上半年來台最多的國外觀光客是日本,1至5月有53.5萬人次,其次才是港澳、南韓、美國和馬來西亞。 李孟指出,將請觀光署在網站上推薦各縣市具品質的平價旅館給消費者,就像農業部結合各地特產品,在量販、超市通路推出平價便當。 另,未推動國旅,會由13個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各縣市政府成立觀光商圈,結合各地特色一起推廣,將有100個亮點,每個縣市有5至6個套裝行程,再結合全國遊樂園、觀光工廠推出優惠方案,在7月暑假一開始,就先衝一波。

MORE

【生活快門】基隆,真美

文/晞林 形似港區起重機形狀的基隆塔是基隆新地標,搭電梯到塔上廊道,便可看到基隆市區和海港整個美麗風光。塔上有許多以手機自拍或掛著望遠鏡遠眺的小學生人偶,在拍照或欣賞遠處風景。 「看到了,看到了!」一位手拿望遠鏡的小朋友,手指著遠處。你知道他看到什麼了嗎?海港邊的郵輪?或山上寫著“KeeLung”地標的字樣?又或者是港區上空飛翔的老鷹? 有機會你也可以登塔望遠,看這山海城市好風光!

MORE

阿里山鐵路通車 林鐵處出版攝影書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阿里山林業鐵路自2009年「莫拉克」颱風中斷以來,歷經15年一直無法全線通車,最近42號隧道完工,預計7月1日起全線通車,阿里山林鐵處為此出版《2421m的迴聲—阿里山林鐵全線紀行》攝影書,引領讀者一起迎向林鐵新篇章。 林鐵處指出,阿里山林業鐵路今年完成天災復舊工程最後一哩路,將全線通車,在這個別具意義的時刻,林鐵處出版攝影書,讓讀者在親身體驗之外,還可以透過攝影書認識林鐵車站、路線和週遭環境背後的故事。 林鐵處表示,這本攝影書的作者吳明翰,自2018年起即任職於林鐵處,翻開書頁,就像踏上一趟阿里山漫遊,一站一故事,不知不覺隨著作者走過78公里長、海拔落差達2421公尺的林鐵路線。 除了車站故事之外,書內另外穿插7個林鐵故事,讓讀者細細體會骨董級蒸汽火車的修復艱難、柴油機關車遠渡重洋拚外交的故事,以及林鐵職人守護這條鐵道的用心。 林鐵處表示,《2421m的迴聲—阿里山林鐵全線紀行》攝影書除了中文版外,也同步發行英、日文版,向國際鐵道及山林愛好者,推薦阿里山林鐵之美,讓中外讀者知道,有一群職人在這條鐵道上日夜打拚。

MORE

台鐵仲夏寶島號CT273回歸 每張票售價1388元

【本報台北訊】夏日盛典「仲夏寶島號」由有「蒸機女王」之稱的CT273蒸汽火車,車頭牽引莒光號車廂行駛玉里至台東,每年都吸引許多鐵道迷搶搭。今年將於7月12日、7月26日、8月9日(均為星期六)出發3梯次,每張票售價1388元,即日起開始販售,搭乘日當天還可獲特製紀念品。 「CT273」是由日本川崎車輛公司於1943年製造,馳騁於西部幹線,自鐵路電氣化後,1984年2月除籍,成為台鐵最後退休的蒸汽機車。2014年8月開始肩負花東線行駛任務,每年6至8月、連3個周末假日,固定行駛於玉里至台東間。 享有「貴婦人」、「蒸汽機車女王」等美譽、車齡已達81年的CT273蒸汽火車頭附掛6節莒光號車廂,穿梭花東鐵道間,今年分別於7月12日、7月26日、8月9日開行,沿途停靠玉里、富里、池上、山里及台東等站,3趟次各附掛6節莒光號車廂,共810個座位。 仲夏寶島號蒸汽火車遨遊花東縱谷,途中除可抵達有稻米之鄉美稱的富里站外,還會停靠作家劉克襄形容為「傳說中到不了的車站」的山里站,並可前往與車站一樣隱身在山谷裡的白色小教堂,不僅能欣賞花東田野山嵐,又可享受各站特色小農市集及參訪古典建築之美。 台鐵公司表示,每張票售價1388元,憑車票於搭乘日當天,更可獲得精美特製紀念品;為使旅客能順利參與活動,7月13日、7月27日、8月10日,加開新自強號5262次(台北站上午6時55分開、10時到達玉里站) ,除郵輪網頁加購、也可於活動日前30天至開行前5天,憑仲夏寶島號4666次車票至各站售票窗口購買。 活動行程隔日(周日)加開的新自強號5265次(台東下午4時2分開、晚間10時22分到達台北站),可於活動日前30天至開行前5天,憑仲夏寶島號4666次車票至各站售票窗口購買。相關行程及購票須知請詳洽官網(https://www.railway.gov.tw/tra-tip-web/tip/tip00H/tipH11/query)。 「蒸機女王」CT273回歸,台鐵仲夏寶島號今起開賣。圖/台鐵公司提供

MORE

黃埔建校百年開放營區 「林旺公園」成熱門景點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今年是黃埔軍校百年校慶,位在高雄市鳳山的陸軍官校將於6月15、16日舉辦兩天校慶活動,不僅有音樂晚會、煙火施放,還有營區開放等。很多網友已經在網路分享訊息,還有民眾相約要走訪「林旺公園」,這是已故「林旺爺爺」在台的第一個家。 迎接陸官百年校慶,校方早已動起來,規畫很多慶祝活動,6月15日有音樂晚會、煙火施放、16日有閱兵典禮及營區開放,更貼心的是學校還安排接駁車,方便校友、學生家長搭乘。參觀營區應備妥身分證件,如果未攜帶證件無法放行。 圖/記者王淑芬 由於陸官要開放校區,網友努力在爬梳營區內具有歷史意義的景點,包括黃埔湖、黃埔先烈紀念塔及林旺公園等都很熱門,特別是「林旺公園」。 陸官指出,《黃埔百年校慶》動物明星林旺爺爺見證了黃埔在鳳山復校。  大象「林旺」是很多國人記憶中最閃亮的動物明星,但卻少有人知道「林旺爺爺」在台灣的第一個家是陸軍官校內的「林旺公園」。 特別是一首很多人青春記憶的歌曲《快樂天堂》中唱的「大象長長的鼻子正昂揚,全世界都舉起了希望...」,歌曲中的「大象」唱的正是林旺。 陸官指出,林旺本名「阿美」,原是日軍所屬的戰象,後來於二戰期間為孫立人將軍所獲,並在民國36年隨軍隊一路輾轉到台灣,並安置在「第四軍官訓練班」內(即現在的陸軍官校南營區的林旺公園),陪伴著孫將軍的部隊訓練。 民國43年,孫將軍調任總統府參軍長,便將昔日戰友林旺安排到台北市圓山動物園照顧,後來動物園將牠改名成陽剛威猛的林中之王「林王」;但因媒體誤植報導成「林旺」,從此,「林旺」成為了台灣數代人共同的記憶。 圖/陸軍官校提供 網友除了要走訪「林旺公園」,環境優美的「黃埔湖」,還有追念黃埔精神的先烈紀念塔等都被熱議。

MORE

炮子崙古道 消暑祕境

新北市消暑健行祕境炮子崙古道,位於新北深坑和台北木柵交界處,是雙北地區相當受歡迎的步道之一,沿途綠蔭夾道涼爽舒適;炮子崙瀑布高度約20公尺,氣勢驚人。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MORE

祥龍獻瑞驚豔全場 愛河龍舟嘉年華26萬人造訪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2024高雄愛河端午國際龍舟嘉年華」圓滿落幕,不僅龍舟競技精采,佛光山祥龍獻瑞更是一大亮點,吸引愛河畔夾道民眾的讚歎。高市府今(6/11)日指出,為期3天的活動吸引逾26萬人次造訪,遊客讚不絕口! 市府運動發展局表示,很多民眾於連假到愛河畔為龍舟選手競技加油打氣,看完熱血澎湃的的龍舟賽,還能欣賞翱翔空中的佛光山祥龍燈沿愛河畔飛舞獻瑞,完美的演繹,讓民眾驚豔不已,很多遊客讚賞「祥龍」翱翔天際,創意滿分、精采無比;很多民眾於市府留言肯龍舟嘉年華「規畫得很棒!」 高市府運發局表示,今年龍舟嘉年華比過去規模更盛大,特別是愛河水域上空翱翔的佛光山「祥龍燈」是一大亮點,還有全台職業啦啦隊應援、龍舟賽、特色市集、水上活動體驗、紙風車劇團等。 市府指出,各個環節的統合還有特色演出,是活動能夠吸引逾26萬人次造訪的關鍵因素。人潮也帶來錢潮,除了有攤販營業額較預期成長3成,更有攤販單日營收超過7萬元。市府感謝各界的協助支援,讓活動畫下完美的句點。

MORE

澄清湖友善環境新亮點 鳥松溼地再現生態櫥窗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澄清湖是高雄代表性的景點,每年吸引近200萬入園人數,扶疏的花木和寬廣的水域,入口側「鳥松溼地」是主題教育公園,豐富的生態是都會區內賞鳥和觀景的熱區,經過整修,生態廊道及動線更有序,多樣的生態彷彿生態櫥窗。 面積約3.8公頃的鳥松溼地是首座以溼地生態為主題的教育公園,更是都會區民眾休憩及認識大自然的景點。 年久破損的木棧經過整修煥然一新,不僅讓遊客不必再繞道而行,蜿蜒的步道讓遊客穿梭其中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 高雄市野鳥學會理事長莊清富今(6/11)日表示,鳥松溼地以高架鋼樑施作離地30至50公分的木質棧道,不只增加生物穿越通道空間,也讓民眾於溼地林間穿梭還能確保溼地生態,對環境衝擊性低,也增進民眾與自然的親近。 高雄市野鳥學會指出,溼地池內種植常見的水生植物約30種、水生昆蟲、蝌蚪、水蠆、大肚魚等,是一處提供民眾觀賞水生植物與生態池營造的最佳櫥窗,特別是小朋友也能在此認識生態鏈。 圖/高雄市觀光局提供 而教學池有台灣萍蓬草、荸薺、大安水蓑衣、傘形莎草等,豐富的水生植物,透過專家教學,讓民眾了解區內的植生,還有一群斑文鳥會在此覓食。區內還有各種蝴蝶食草和蜜源植物,如馬利筋、錦葵科、豆科、馬鞭草科等,是吸引鳳蝶繁殖的棲地,園區內處處可見蝴蝶飛舞的身影。 民眾在園區逛累了,也能選擇在賞鳥屋停留,靜靜的觀賞林間的鳥類在枝頭引吭高歌,和蟲鳴交織成一首動人的奏鳴曲。 莊清富鼓勵民眾到鳥松溼地探索生物及生態,體現環境保育的重要。野鳥學會不定期舉辦講座、戶外解說、水稻收割體驗等,相關訊息請上「鳥松溼地粉絲團」查詢。  

MORE
/30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