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46 與大馬法緣5-5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9觀看次
星雲大師重視青年,表示「佛教需要青年,青年更需要佛教」。圖為2019年中華佛光青年團員大會暨迎新活動,大師親臨現場關心。 圖/人間社記者葛家齊
大馬青年表演舞蹈。圖/人間社記者楊初猛
文/星雲大師

記者:另外靠近一九九八年,有個「祥和夜」,在馬來西亞辦了很多年,當時大師怎麼會想到用「祥和夜」?有點像天主教、基督教他們的那個平安夜的味道。

大師:「祥和夜」,那是音樂弘法。我一生提倡佛教歌唱、音樂,那時候也不知是哪幾位對音樂很感興趣的佛光人,發起舉辦了這一場「祥和夜」,那很有意思,也一直辦下去。在台灣叫做「人間音緣」,每次都有世界幾十個國家的人士來比賽,去年還到馬來西亞辦過一次,很盛況啊!比賽的幾天,每次都有幾千人來看,還是賣門票的,又能弘揚佛法,又能淨化社會大眾的身心,我覺得音樂弘法是很有力量的,尤其馬來西亞和印尼的青年對歌舞特別擅長,所以每天在大會競賽裡面,馬來西亞或者印尼一些歌舞表演都讓人家讚美。

記者:大師一直都對馬來西亞青年有很深刻的印象,那您對他們的期許呢?您覺得未來佛教是不是要靠青年?未來馬來西亞佛教的路要怎麼走?

大師:不但佛教要靠青年,什麼團體都要靠青年,國家也要靠青年,這個世界未來也是要靠青年。因為青年有熱情,青年有活力,青年有理想,這個世界應該以青年為主題,為青年所擁有。你看釋迦牟尼佛三十一歲成道,三十一歲很年輕;佛教的阿難尊者、須菩提尊者,也都很年輕;甚至中國的玄奘大師到印度求法時,才二十六歲。可以說,這個世界都是青年創造的世界。

就像你們,如果不年輕,哪裡有力氣跑到台灣來做我的訪問,青年才有力量。在佛教裡面有一個特色,你看所有佛菩薩的聖像都沒有鬍鬚,神明才有鬍鬚。神不但有鬍鬚,還拿武器;佛菩薩沒有鬍鬚,沒有武器,慈悲的心,年輕的熱誠,為世間奉獻,這是佛教的特色。

記者:是,謝謝師父,確實沒有鬍鬚。另外我們來談談東禪佛學院,您覺得它的表現和成就如何?

大師:我覺得還是不夠的,因為那個地方的地點不是很適合,或者我們的師資還不是很健全。不過馬來西亞現在的年輕人都分散到世界各地,有的到印度,有的到斯里蘭卡,有的到泰國,有的到大陸,有的到台灣,到處去讀書,他不一定要在馬來西亞。但是在馬來西亞東禪佛學院讀書有一個未來性,大家沒有看出來。什麼未來性?到馬來西亞的東禪佛學院,就和佛光山接上了線,佛光山有很多的大學,南華大學、西來大學、佛光大學、南天大學,還有很多的佛教學院、叢林學院,在那裡做了一個過渡之後,將來可以再到他想要去的那一個國家接受教育。像我們南華大學幾乎上萬的學生,馬來西亞青年也很多。佛光大學好像七日下午兩點畢業典禮,他們要我去,光是第一屆佛教學院,碩士畢業的就有十七個人,我寫了十七張字送給他們。我現在眼睛看不到,寫不好,主要是表示我很重視他們。

馬來西亞的年輕人,目標不一定要在馬來西亞佛學院,當地的師資或者條件欠缺,我們也不否認,不過透過東禪,將來可以到佛光山世界各個教育機構學習,前途無限。

記者:是,所以它也是一個任重道遠的地方。大師我們來總結一下,從一九五五年您的《釋迦牟尼佛傳》,到一九六三年您到馬來西亞,今天已經是二○○九年,這好幾十年您總共去了馬來西亞二十三次,根據我們的統計,其實每一個年代您都有去,您怎麼看馬來西亞這幾十年的改變?

大師:對了,馬來西亞在改變。馬來西亞我記得過去思想比較偏向國家主義、種族主義,但是現在進步了,它有國際觀,有民主,多種族,現在馬來西亞的年輕人,和世界接軌了,馬來西亞大起來了、高起來了、多起來了。馬來西亞物產豐富,山很美,森林好美,又靠海,資源豐富,所以馬來西亞的潛力很強大。如果說人民的教育提升,愛國心增加,馬來西亞在亞洲,在世界稱大哥也不難啊!所以我是有看到馬來西亞的這許多進步。

但是再怎麼樣的進步,馬來西亞最重要的就是要包容,不但包容馬來西亞人,凡是住在馬來西亞的都是馬來人,甚至於新加坡也靠近馬來西亞,印尼人也和馬來西亞的關係密切,菲律賓也是靠近馬來西亞,所以我覺得馬來西亞的這個包容,今後是它一個偉大的政策。

馬來西亞對英文的教育也有基礎,對華文的教育,今後要和大陸來往啊,大陸有十三億人口,馬來西亞的華人就是馬來西亞的本錢,我們有這麼多的預備部隊和大陸交際,從事生意往來,一定能吸引大陸的投資者,還有文化,慢慢轉移到大馬來。

因此,馬來西亞現在的心量要大,除了土地資源豐富,未來在文化上要多傳播,對華人的地位還要再提升,甚至於華人要給他當兵,要給他當員警,就跟國家一樣,在馬來西亞都是馬來人,哪有什麼回教徒、佛教徒?都是馬來人。這是我的看法。

記者:最後想請大師談談馬來西亞佛光山未來五十年的願景是什麼?

大師:未來五十年要看因緣,我不會預言,但是我們會努力。比方說,我們可以在哪裡辦一所大學,還可以建一個比東禪寺更有規模一點的總部,讓青年、青年團、文化人在總部裡面做各種活動,讓馬來西亞每一個州縣鄉村都有我們的佛光會青年團。

馬來西亞的政府要了解到,華人佛教徒是很愛國家的,佛教徒和政治不對立,他不會想說打倒你,由我來!沒有的,反而他覺得我們是公司、工廠的員工,我應該服務、奉獻、工作、生產,檯面上的董事會,就是那許多政治人物,你們上台、下台,我們不管。所以,佛教徒是最平和的,對國家最有利益的,要給予多一點空間、多一點關懷,讓他們能發揚光大就更好了。

記者:謝謝大師!我希望我們馬來西亞的政府和領導人,這些高層人士可以聽得到。那麼對於年輕人,您又有什麼話想要跟他們說嗎?

大師:佛教需要青年,青年更需要佛教!我們靠佛教,佛教更要靠我們;有了佛教,我們會更擴大,會更昇華,會更有未來無限的希望!大家關懷佛教、從事佛教,統統都來參加佛教!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