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28】隨堂開示錄 117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31 來台弘法五十周年歷程 之一 4-4 「來台弘法五十周年」鳳凰衛視專訪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40觀看次
2007年7月25日,佛光大學成立女子籃球隊,星雲大師(前中)、校長翁政義(前左)及慈惠法師(前右)到現場為球員打氣。圖/資料照片
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31

來台弘法五十周年歷程 之一  4-4

「來台弘法五十周年」鳳凰衛視專訪
時間:2003年8月7日
地點:佛光山台北道場

提問十七:大師一生重視佛教人才的培養,在佛教學院的教育上,除了重視傳統的佛學以外,還有些什麼新的思惟嗎?

大師:在佛學院重視生活教育與思想教育,平時要學習的課程很多,例如學習各種語言,訓練弘法口才,以及人生的修養、道德、理念,乃至如何與信徒應對的世間學問等。
在佛學院的教育中,最主要就是把很多的不同,例如生活、職業、語言等不同,尊重它的存在,然後再透過宗教的信仰予以同化。所以我提倡「同中存異,異中求同」。我一直以來的信念,並不一定要人人都成為佛教徒,我現在倡導一個人可以信仰兩種宗教。例如過去台灣民間信仰道教,不是也同樣信仰佛教嗎?這也沒有什麼不好。所以現在我希望信仰天主教、基督教的人,也可以來拜佛參禪。就如研究文、史、哲,研究文學的人,並不一定就不能研究哲學,甚至研究東方哲學的人,也可以研究西方哲學,我覺得站在人的需要上,可以有一些權宜方便,讓大家多一些選擇。

提問十八:剛才提到信仰兩種宗教,在九一一事件時,我們看到大師在為罹難者祈福時,也不忘提到他們基督教的信仰,這點可否請大師再做一些說明?

大師:歷年來,不管我到哪裡講演,都有很多人來聽講。在這麼多信眾當中,總有一些不同信仰的人,不一定人人都是佛教徒。所以我在講演後為大家祈福時,總是說:「偉大的基督、偉大的穆罕默德、偉大的佛陀,請您們慈悲,用您們的威德來加持您們所有的信徒……」
在九一一現場祈願時,我知道很多人都是信仰基督教,所以我也希望不同信仰的人,都能受到他們的教主加持,讓亡者都能往生他們的天國、淨土,讓家人親屬也能獲得力量,重新振作起來,繼續為國家社會服務。
說到九一一事件,現在世界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恐怖分子、就是暴力事件,威脅著整個世界,擾得人心惶惶。不過對付暴力,我覺得「以暴止暴,終不能止」,只有用慈悲,才能解決。所以美國在征討阿富汗時,就同時帶了糧食去救濟,並且帶了很多人去幫助他們興學,所以阿富汗的人也都心存感激。又如美伊戰爭,美國對伊拉克也只是指向海珊一個人,但對全伊人民也要照顧,所以慈悲會獲得友誼,不一定要一網打盡,不必要趕盡殺絕,否則未來因果很難了。

提問十九:二○○四年大選即將來臨,選舉造成人心的衝擊,大師對此有何看法?
大師:台灣的選舉,帶動民主,固然值得歌頌。但選舉造成族群分裂,甚至夫妻、親人反目,兄弟姊妹意見紛歧,因為各為其主。但是選舉是一時的,朋友是一生的,所以反應不必太強烈,勝不驕,敗不餒,族群的和平才重要。總之,面對大選,全民應該回歸平常心,不管哪一黨勝利,沒有什麼了不起,政黨輪替,本來就是很平常的事。在佛法講,一切無常,世間一切都在變化流轉,所以對於選舉,全民應該自己當家作主,把社會的資源、服務、智慧、知能、目標,提升到另一個境界,不管政治如何,我們也要有自己的原則。

提問二十:目前您正在進行中的事業,希望大家參與的有哪些?

大師:目前我一心要把「寺院學校化」,過去的寺院,如叢林就是學校。像世界上最早的大學,就是二千年前印度的那爛陀大學,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玄奘大師到印度留學,就是在那爛陀大學,當時有三萬多名學生。
現在的寺院大都成為少部分僧眾居住的僧舍,因此幾十年來我一直主張寺院要為四眾弟子所共有,大家都有一份。甚至我要把寺院建設成為人生的加油站,讓每個人到寺院來充電、加油,精神更有動力;讓寺院如百貨公司,提供信眾購買精神的糧食;尤其讓寺院成為每個人學習做人處事的學校。
總之,寺院應該擴大度眾的功能,尤其是教育的功能。所以佛光山除了創辦三所大學,數所高中、小學、幼稚園,乃至信徒大學等,我們尤其推動讀書會,提倡全民閱讀。目前已有五千多個讀書會,我們的目標是三年中發展為一萬個,未來則發展到全世界,希望有十萬個讀書會,讓我們從個人到世界,建設書香的家庭、書香的社會、書香的世界。因為書香化就是教育,人人都受良好的教育,人人都能明理、有智慧,世間的紛爭自然消弭於無形。

提問二十一:可否請大師談談,在佛教的經典裡,讓您最受用的幾句話?

大師:這個太多了,如果要我講幾百句,很容易;要我講一、二句,很困難。我有一本書叫「往事百語」,裡面就有一百句話,例如「心甘情願」。我覺得做任何事情,只要「心甘情願」,就沒有怨言。做出家人很辛苦,我心甘情願;弘揚佛法很辛苦,我心甘情願。甚至在家信徒,結婚是我「心甘情願」的,就會彼此相愛,所以我提倡「心甘情願」的人生。另外就是「老二哲學」。世界上,人人都爭著想要做老大,好!讓你做老大,但是你做不上去,就會有紛爭;建立「老二哲學」的人生觀,凡事我讓人一些,讓你做老大,肯得讓人,自己會更有人緣。做老二,對自己其實有無限的利益。

提問二十二:大師一生信仰虔誠,弘法的信念堅定,可否談談您與佛菩薩之間的關係?

大師:這很重要,如果我與佛菩薩之間關係不密切,如何能做六十多年的和尚?我與佛菩薩的關係,肯定是很密切的。但是密切並不是佛菩薩到我的面前來,讓我看,跟我說話,幫我做事。主要的是,佛菩薩的慈悲、智慧、道德、風範,時時在加持著我,無形中給我一種力量,讓我感受得到。
所謂「朝朝共佛起,夜夜抱佛眠」,佛在哪裡?佛在我心中。我的心中有佛,我眼睛所看的是佛的世界;我的心中有佛,我耳朵聽的都是佛的音聲;我的心中有佛,所說的話都是佛的語言;我的心中有佛,所做的事都是佛的事情。
因此,我時時感受到佛在我的心中,我就不敢大意,我就不會罵人,因為佛不會罵人;我也不敢打人,因為佛不會打人。我自己覺得出家以來,佛與我是不分的,因此在佛教的生活裡,我覺得人生快樂無比。(待續)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