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究登美醫學期刊 大腸息肉冷切除 降低術後出血機率

THE MERIT TIMES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31觀看次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以台大醫院為首的六家國內醫療院所組成的團隊,證實以大腸鏡切除息肉時,如以不通電方式切除(冷切除)一公分以下大腸息肉,可以顯著減少術後發生延遲性出血相關併發症,這項傑出研究成果於今年二月榮登美國內科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官方期刊《內科學年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受到國際高度矚目。

台大醫院、輔大醫院、三軍總醫院、台大新竹分院、嘉義基督教醫院、義大醫院合作,完成全球第一個比較「冷切除」與傳統「熱切除」的大型隨機分派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出,冷切除後出血的風險低於傳統熱切除,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昨天與六家醫院共同舉辦記者會,說明研究成果。

研究計畫主持人、台大醫學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表示,傳統上以大腸鏡切除息肉均以金屬線圈套住病灶後通電切除,通電除了比較容易切割組織之外,也因為同時燒灼血管,被認為可以減少術後的出血併發症。

但臨床上大腸鏡息肉切除術後的出血並不少見,甚至有病患因而必須輸血,以內視鏡、血管攝影栓塞甚至外科手術來止血,國外已發現冷切除似乎比較不會傷及深層血管,術後傷口也比較不易紅腫發炎,被認為可以降低出血風險。

邱瀚模表示,為提出證據力更高的研究,從二○一八至二○二○年間,將四千兩百七十名瘜肉在一公分以下的病人隨機分派到熱切組或冷切組,完整切除、回收檢體的比率,兩組一樣好,但熱切除組有八人嚴重出血,冷切除組僅一人;冷切除組也具有檢查時間短、術後急診或住院比例較低等優勢。

邱瀚模強調,研究成果填補診療實證上的空白,未來勢必會被納入國際間相關指引,將來臨床指引一定會改變,小於一公分的大腸瘜肉,採用冷切除才是標準治療。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