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語禪機】痴人面前不說夢

THE MERIT TIMES
文/林明昌
字級
收藏文章
23觀看次
文/林明昌

何謂真實?

人們往往以為只要眼見的都是真的,然而許多魔術戲法和科技特效提醒我們,眼見未必可信。魔術戲法的高妙手法,在光天化日眼皮底下可以偷梁換柱,毫無破綻;數位科技的虛擬影像可以創造不同人物與場景,唯妙唯肖。更何況眼睛所見的,只能是單一面向的片刻展現,也可能帶著嚴重的視覺偏差或幻覺。

此外,事實知識當中也有許多無法以人的感官查證的,例如某些物理現象、化學反應、歷史人物等等,都是窮盡感官都無法親見親聞的。至於概念知識、程序知識或後設認知,更是超越感官,必須以其他工具、方法與能力才能了解或體悟的。

眼見尚且不得為憑,至於那些未曾親眼所見、只憑聽聞語言或閱讀文字的記錄,就更不可靠了。即使說話的人再三強調絕不說謊,或者寫作者聲明絕不造假,所有內容也只是依靠語言或文字「建構」出來的,而不是事物本身。

語言與文字只是「符號」,相對於事物本身,只是一種「虛構」。這種虛構不是造假,不是欺騙,而是指語言文字與事物本身不同的性質。更何況,任何言說都要經過敘述者的篩選、調整、組織、歸納後,再以修飾過的詞彙表達出來,其間任何環節都可能影響敘述的結果。因此語言與文字的敘述,是以虛構的符號,經改造的過程「創作」出來的。

然而,人們還是相當相信語言文字;如果在語言文字中加上明確的時間、地點、人名、物品,甚至詳細的環境描述與相關數據,更容易給人強烈的「真實感」。人們會對語言文字「感覺真實」,儘管只是一種感覺,卻往往深信不疑。許多無法查證的事,也會因為「真實感」而讓人們信以為真。

但是禪宗的「開悟」,卻不是建構在誇大其詞或荒誕不經的故事之上,相反地,過度的推想或猜測,往往造成修行者心思迷惘,終究只是自欺且欺人。

例如,公案中胡人有無鬍鬚的問題,本來只是「關於事實」的一件小事,但由於無法親眼證實,於是猜想臆測,徒亂心神。事實知識,尚且未必能以眼見求證;佛法不是「關於事實」的知識,更不可能光靠感官來查證、了悟。

參悟,有一些是思想上的工夫,有一些是心理上的工夫,有一些是經驗上的工夫,每個人的機緣不同、根器有異,無法強求,也無法取巧。無門慧開強調修行者「參須實參,悟須實悟」,必須實參、實悟,唯有拋卻眼見、耳聞或語文記載的真實感,才能從建構敘述的迷霧之中醒覺。否則彷彿痴人說夢,只是抱守夢幻泡影而已。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