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35】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 37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46觀看次
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佛教對「環保問題」的看法 5
文/星雲大師

如何落實環保運動

【問】今日舉世面臨嚴重的環保問題,其實並非一夕造成,許多科學家早有預警,可惜大家置若罔聞。現在大家意識到環保的重要,不少環保人士也一再奔走、呼籲。在此時刻,應該如何具體的來共同參與、響應環保運動?

【答】每年到了四月二十二日,總見全球各地展開「地球日」的各種慶祝活動。環保團體大聲疾呼「保護地球」,政治人物、企業界則虛應故事的回應幾聲,一日過後就消聲匿跡;難道我們對地球就只是「一日環保」?
要具體響應、參與環保運動,首先每個人必須具有環保的觀念,養成環保的習慣,平時講說環保的語言,例如多說好話,促進社會和諧等。此外,舉辦環保會議,舉行環保講座,撰寫環保文章,獎勵環保人士等,都能喚醒和激勵人們的環保意識。尤其要如前面提到「美國歐巴桑」、「德國老公公」那般「多管閒事」,將周圍環境乃至整個國家、地球,都視為「生命共同體」來愛惜,能如此,必定績效顯著。
總之,環保要靠大家一起來,而且最重要的是,人人應該從日常生活中力行環保生活,例如: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生活有規律,吃的、用的要適可而止,多了不用就是浪費。平時多到郊外去接受自然的空氣,不要一天到晚待在家中吹冷氣、看電視,不但費電,而且無益身體健康。
再者,為了拯救地球,我們必須減低汙染,避免使用容易造成汙染的產品,如塑膠袋、保麗龍和含鉛的汽油等,其中尤以塑膠造成的公害最大。
塑膠本身是一種化學合成物,使用時即潛藏危機,用來裝盛食物,在高溫時,聚合劑的析出,容易造成食物中毒,導致肝癌和昏睡等病症;使用過後,因其已非大自然的一分子,無法自然分解、腐化,以火焚燒,還會產生致癌的氯化氫毒,用土掩埋則萬年不腐。因此,有識之士選用家庭器具用品時,應當少用塑膠製品,儘量選用可回收再利用的製品。
其他具體響應環保運動,我們在生活中可以力行的,除了前面所言的家庭用水、用電要節約;不浪費消耗性的物品,如衛生紙等。我們購物時,要購買耐久而非隨手可丟棄的物品,如陶製茶杯、餐具,可換刀片的刮鬍刀;家庭用品可以到批發商大批購買,或買大箱的洗衣粉、濃縮可稀釋的洗潔精,儘量減少包裝的浪費;優先選用可回收的玻璃和金屬容器;組織請願團,要求當地商店、超級市場減少包裝及塑膠品的使用等等。
工作上,儘可能回收辦公室的丟棄物,如信件、便條紙、影印紙、報紙、紙箱、鋁罐、玻璃瓶罐、塑膠、X光片、電池、鐵絲、鉛、鐵、銅器……利用電子郵遞以取代信紙,公告或便箋儘可能採傳閱方式,減少複印數量,文件儘量兩面複印,以及捐贈廢棄的家具、辦公設備給需要的機構等,都是一種實際的環保行動。
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養分,但是飲用水的安全性已是全球嚴重的問題。其實,地下水的汙染大都來自於人類的活動,這些活動包括垃圾掩埋、農作及草地維護、化糞池、地下水池、意外外洩等。除了工業界,家庭的許多清潔劑如:水槽、浴廁之清潔劑,去汙劑、除油劑、去漆劑等,也都含有汙染性的化學品。
有些化學殘留物進入地下水,流入飲用水井、廚房水龍頭;有些化學殘留物連同泥砂被沖蝕到河川,為河流中的幼蟲、魚類食用,魚類再被其他動物和人類果腹。於是,我們人類製造汙染,也自食惡果,接受食物鏈的殘害。所以,關心水資源,我們應儘量減少清潔劑、殺蟲劑的使用。
雖然在1996年全世界就已禁止使用氟氯碳化物,但是,大概要等到一百年,大氣層中的氟氯碳化物才會消失。為了拯救臭氧層,不讓它繼續惡化,我們要避免購買含氟氯碳化物的物品,如保麗龍餐具及其他製品;汽車、冰箱、冷氣也都含有氟氯碳化物,要時常檢查是否有洩漏。
現今,全世界環保團體無不致力於環境維護與生態平衡,凡為「地球村」的成員,都有責任關心「地球村」的永續生存。我們人類使用地球,但並不是擁有整個地球,在一百五十年前,美國一位印第安酋長西雅圖,就說了一句震撼世界的名言:「地球不屬於我們,我們屬於地球;我們人類只是蜘蛛網中的一絲一縷罷了。」佛法也明示情與無情都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同體共生關係。
在遷流不息的轉變中,即使極小的塵埃都與環境有微妙的關係,我們對於內心的塵垢,固然要努力消除、轉化,對於外在的汙染,也應喚起群體意識,力行環保,才能重新建立一個身心、內外都清淨美好的世界。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