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合唱史】水晶宮書寫的英國合唱史

THE MERIT TIMES
文/車炎江
字級
收藏文章
30觀看次
水晶宮最初位於倫敦海德公園內之樣貌。圖/維基百科
文/車炎江

水晶宮(Crystal Palace)是一八五一年舉行萬國工業博覽會時,建於倫敦海德公園的一座展示館,通體透明寬敞、採光良好。該館以鋼鐵和玻璃為主要建材,向世界展示英國工業革命的先進技術和偉大成就,原本打算半年後拆館,因其新穎獨特,最後在輿論壓力下決定遷往倫敦南方的錫德漢姆(Sydenham)。一八五四年重新開館的水晶宮被稱作「人民的宮殿」(Palace of the People),成為倫敦近郊最大的聚集場地和觀光景點。

據官方統計,水晶宮重新開館後的三十年間,每年平均超過兩百萬人次造訪,龐大的交通需求,甚至迫使倫敦地鐵必須新開路線延伸到水晶宮。而這裡除了作為藝術文化展示館、植物溫室,也是大型合唱音樂活動的重鎮,有一座四千五百支管子的巨大管風琴、可容納數百位管絃樂團員的樂池,觀眾座位亦高達四千席以上。

一八五七年,水晶宮作為韓德爾音樂節活動場地,讓世人見識到英國合唱文化的活絡興盛──舞台上,超過三百位管絃樂手、合唱團將近兩千人,演唱韓德爾神劇或其他大型合唱作品──也顯示英國人願意投入音樂活動或聆賞合唱展演的數量十分可觀,上至維多利亞女皇和貴族仕紳,下至平民百姓,都會前往水晶宮參與音樂饗宴。

十九世紀的音樂藝術不只是由專業人士(作曲家、演奏家)組構而成,由中產階級、業餘愛好者組成的合唱世界,更展現出歐洲音樂消費人口的龐大勢力。德國作曲家華格納就指出,英國人聆聽神劇合唱音樂就像參加教會禮拜,和實際進教堂的效益其相去不遠;倫敦愛樂協會祕書暨律師賀加斯(George Hogarth),也盛讚合唱是道德教化的最佳媒介。

這些大型合唱音樂節慶除了具藝術和教化功能、提供正當娛樂、促進國族團結,民間大型合唱社團也成為各大音樂節慶的主要消費人口與活動成員。這種節慶盛會最早出現在英國,一七五九年,英國人哀悼韓德爾逝世舉辦的大型合唱音樂節便是一例。此後,西歐各國開始仿效,德奧與北美地區亦逐漸開辦類似的音樂節慶。

十八世紀末,歐洲民間合唱文化日益壯大,業餘愛好者成為合唱組織的主要力量,一七九一年誕生的「柏林歌唱學會」(Sing-Akademie zu Berlin),不僅成為大型合唱音樂節舉辦的核心主力,同時也成為作曲名家如白遼士(Hector Berlioz)、馬勒(Gustav Mahler)、艾爾加(Edward Elgar)、沃恩‧威廉斯(Ralph Vaughan Williams)等人創作大型合唱管絃作品的動機與基礎。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三十日,一場火災將水晶宮摧毀殆盡。雖然英國力圖保存這段歷史記憶,於一九七九年成立水晶宮基金會,為重建昔日榮景提出過許多想法與計畫,可惜迄今仍然無一實現。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