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209】 十大弟子傳-22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46觀看次
印度雞足山──迦葉尊者佛龕。圖/楊士賢
第一次經典結集處──畢波羅延石窟(七葉窟)。圖/佛光山提供
十大弟子傳
文/星雲大師


大迦葉──頭陀第一 4


●佛陀分半座
大迦葉的年齡終於漸漸的老了,可是他對頭陀苦行的生活,是愈過愈認真。
有一次佛陀也不忍他以衰老之年,還要生活在日晒夜露、狂風暴雨之中,想勸他中止苦行。
那是佛陀法駕住在鹿母講堂的時候,佛陀召見大迦葉,大迦葉穿著破衲衣,鬚髮長得很長,蹣跚的走來,這裡新皈依的比丘都不認識他就是大迦葉,看到他那儀容不整的形相,都投過來輕蔑的眼光,甚至有人向前想阻止他走近佛陀。
佛陀知道大家的心思,很遠的就招呼道:「大迦葉!你來啦!我留了半座在這裡,你趕快到這裡來坐吧!」
諸比丘聽佛陀這麼一說,嚇了一跳,想不到這位老比丘,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迦葉尊者。他向前頂禮佛陀後,退下幾步說道:「佛陀!我是您末座的弟子,要坐在佛陀所設的座位實不敢當!」
這時,佛陀就向大眾敘說大迦葉廣大無邊的威德,並且說他有如佛陀修道相等的歷程,今生如不遇佛陀,他也可以覺悟,證得獨覺羅漢。
由這個事實,可知佛陀如何重視大迦葉尊者,甚至待他如賓,顯示他在教團中地位的重要。
佛陀與大迦葉,人雖二而心則一,師與弟子如兩個容器盛著同樣的水,一點不滯留而互相流動。佛陀待尊者如賓,如親友,但尊者從不忘以師禮對待佛陀,他們之間洋溢著師徒溫暖的情誼。
我們一說到佛陀或羅漢,大家都會自然而然的想像他們如同枯木寒岩般的冷酷,對於人間,一點人情都沒有,其實,並不是的,佛陀或羅漢,不執著世間五欲的愛染,高尚的情愛自然流露在其中。這種情愛,佛教稱之為慈悲。慈悲的根苗,是被盛在智慧的法船裡,如同磁石般的引度眾生,使他們朝夕能接觸到崇高溫暖的人格,改良自己的習氣。
蓊鬱蔥蘢的熱帶森林裡,娑羅樹的紅花盛開著,尤其是在夏天,晚上皎潔的月亮從樹梢間投射下銀色的光輝,就在這空閒寂靜的地方,大迦葉數十年如一日的修道,他那種崇高聖者的風範,彷彿還在我們眼前。


●繼承佛陀的衣鉢
歲月像石火電光般的迅速,佛陀應身化世的緣滿,就在佛陀八十歲的那一年,傳出了佛陀將要涅槃的消息。
在佛陀涅槃的這一年,先是目犍連為教殉難,然後是舍利弗回鄉入滅,現在佛陀又將涅槃,在教團中到處都是愁雲慘霧,為了正法流傳,以及僧團的領導,佛陀早就注意繼承的人選。現在的教團中,年老的大迦葉尊者,和年輕的阿難陀尊者,被公認為繼承佛陀最適當的人選。尤其是大迦葉尊者,所謂靈山會上正法眼藏付囑的拈花微笑,就是禪宗最初的典故。
佛陀在拘尸那迦羅城涅槃的時候,大迦葉正在北方的鐸叉那耆國領著五百比丘教化度眾,他得知消息後,非常的傷心,星夜領著比丘們來到拘尸那迦羅城,有的愁眉不展,有的伏地痛哭。
但在比丘中有一個是六群比丘之一的跋難陀,卻很歡喜的說:「你們何必要這樣傷心?佛陀涅槃後,我們才可以自由,他老人家在世的話,會拘束我們,會管理我們,他常常說我們這個不好,那個不對的,真囉囌,也真麻煩!現在他涅槃了,我們正可以輕鬆輕鬆呢!」
不等大迦葉的責罰,有一個比丘向前就要打跋難陀,大迦葉趕快阻止,並懇切的教示說:「現在佛陀進入涅槃,眾人因失去了皈依而傷感,愚痴的你,怎麼反而以此為樂?」
雖然是聖者的大迦葉,此刻也不由得心亂如麻,有時,他要像慈父教訓不肖的兒孫,言辭沉痛的對他們說教;有時像嚴師對待弟子,其威德嚇得人都不敢向他走近;有時又想到法藏的結集,應召集些什麼人參加,何人說經、何人持律,他都要考慮到,他要以長老的襟度,顧慮到大法的前途。
總之,大迦葉的心是沉重的。這時佛陀的金棺放在天冠寺裡,諸弟子有的圍繞著暗暗地哭泣,有的在上面灌注很多的香油,幾次的舉火荼毗,薪都不燃。七日後,大迦葉到時,金棺中佛陀的足伸出來,尊者不禁涕淚悲泣,合掌頂禮說道:「慈悲的佛陀!偉大的救主!您放心,我們會依照您的足步來行!」
大迦葉說後,佛陀的足收進金棺之中,正在弟子們嚎哭聲中,佛陀就用三昧真火自焚荼毗了。
從此,大法流傳的責任,就由大迦葉尊者承擔起來!


●三藏聖典結集
佛陀滅度後的九十日,結集法藏的典禮開始。
起初,大迦葉為了選擇結集的場所,費了一番苦心。竹林精舍、祇園精舍,都過於寬大,而且這些地方還有很多沒有離欲證果的比丘住著,最後他選定王舍城東南的大竹林中一個很大的石室,這個石室叫畢波羅延石窟。
在靜寂的林中,寬大的石室裡,正是塵外中的塵外。五百阿羅漢的聖弟子,公推大迦葉、阿難陀、阿那律、優波離、富樓那尊者等為上首。尤其是尊者大迦葉以首座的身分,在大眾之前數說阿難陀的六罪,責怪他尚未證得最高的聖果等,每一罪都下一籌,其威嚴有如佛陀,一向如天之驕子似的阿難陀,在大迦葉之前,也不敢反抗,只得認錯。
大迦葉的偉大,由佛陀滅度,在那麼多聖弟子中,他能統理大眾,並沒有把教團弄得四分五裂一事就可以知道。在佛陀涅槃的時候,他的聲望和權威,實在是如同磐石的重要。
當佛陀在世時,那英才煥發的舍利弗和目犍連二大弟子,在教團中內外活動,做著佛陀的股肱時,大迦葉是默默的修道,就是有一些活動,都是很有限的。但到佛陀和二大弟子涅槃後,所謂水落石出,居然負責領導起教團來,由此可以看出他高深的修養,和寬大的度量。
尊者的作風是保守的,他沒有像舍利弗和目犍連尊者那麼有積極進取的精神,今日的佛教,退隱的、山林的、保守的、苦行的氣氛很重,受大迦葉的影響很大,這是不容否認的史實。
不過,大迦葉雖不能使波瀾化為平地,但無論什麼難關,他都能堅忍著,安然的度過。將佛陀的真理之光,像穩如泰山似的普照大地,流傳於無窮的未來,具有這種人格的,在當時的教團中,實在沒有一個比他更適當的人選。
從結集三藏的第二天起,由阿難陀誦經,優波離誦律,再由諸長老將所誦之經、律檢討修訂。所謂第一次結集三藏的神聖大業,就這樣的順利完成。
我們能承受佛陀的甘露法雨,我們能擁有如大海之多的聖典,我們得感謝大迦葉尊者!


●龍華三會願相逢
結集三藏後的大約二、三十年,大迦葉忽然厭世起來,他想:「佛陀做了我的老師,像父母愛子似的,對我有如海一般深的大恩,我已為未來將大法流傳,總算報答佛陀的恩惠於萬一。現在我已老朽,像這樣老醜的身體,誰還愛著,不如早些涅槃為好!」
大迦葉的年齡,這時已超過百歲高齡,那是無疑的。
他即刻走到阿難陀住的地方,付囑法藏,要阿難陀繼承,後來他就躍身虛空,到佛陀的八塔一一供養禮拜。
回到王舍城,他曾前去向阿闍世王告辭,守衛的說國王在睡覺,他就逕往離王舍城西南八里多的雞足山而來。山有三峰屹立,成雞足狀。半山以上,是蓊鬱蘢蔥的樹林;半山以下,長滿了蔓草。
當尊者到達此山時,三峰裂開,自然形成他的禪座。他即刻席地而坐,並對自己說道:「我今將以神通力來保持這個身體,用糞掃衣來蓋覆他,等六十七億年後,彌勒菩薩降生成佛,我再去拜見他,協助他教化眾生!」說完後,雞足三峰就合起來,隱藏了他的身體。
阿闍世王知道大迦葉尊者入滅的消息,悲傷無比!馬上往見阿難陀尊者,要他同登雞足山一看,當阿難陀尊者和阿闍世王到達雞足山時,雞足三峰自然裂開,他們看到大迦葉尊者端然的入定,身上還蓋覆了曼陀羅華。他兩人供養禮拜退出以後,山峰又自然地合起來,他們回顧靜寂的林中,爾後六十七億年,尊者大迦葉將長期捧著佛陀的衣鉢,在這山中等候彌勒尊佛的來訪,再把佛陀的衣鉢傳給他,以這種遺風教化,令他們不禁欽佩萬分!
像這樣美麗、玄奧的故事,在很多經中都有同樣的記載。從這裡可以看出大迦葉偉大的人格,經萬劫而不朽!
有人說,偉人的精神進入造化的胸中,參入天地之至奧,而生命與無終的時間同樣的悠長!從尊者大迦葉的故事來看,尊者的生命固然是無窮無盡,就是佛陀的教法也將無窮盡的流傳下去!
大迦葉尊者的一生,是多采多姿的,從他在樹下誕生,到雕塑金人求婚;從做十二年名義上的丈夫,到在多子塔邊皈依佛陀;大富豪的出身,而甘願修習苦行;靈山會上的拈花微笑,能繼承佛陀的法統;對大法的執著,到高齡一百歲的時候,都不放鬆一步;反對阿難陀參加聖典的結集,但到阿難陀開悟證果的時候,又自願再將法統傳給阿難陀繼承,這實在是一位偉大人物的一生,值得我們懷念,值得我們學習。
我寫到這裡,尊者的德相和風姿,彷彿朦朧的出現在我的眼前!我祈禱:彌勒尊佛的龍華三會上,榮幸的能夠和尊者相逢,讓我來深深的向尊者敬禮!
(待續)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