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大師 走進世界

THE MERIT TIMES
口述/陳立人(國際佛光會中華南區協會督導) 記錄/李美慧(國際佛光會中華南區協會區委)
字級
收藏文章
30觀看次
2013年10月26日,星雲大師創辦的南華大學董事會舉辦「素齋談禪」,陳立人、李美慧伉儷受邀參加,並接受大師頒贈聘書。圖/陳立人提供
口述/陳立人(國際佛光會中華南區協會督導)

記錄/李美慧(國際佛光會中華南區協會區委)

驚聞大師圓寂,正在病中,學習大師「與病為友」的我,有頓時失怙的驚恐, 不禁淚眼婆娑……

回想與大師的結緣:年輕時,只聽說有位星雲大師,當時沒有機緣親近、進一步認識;直到同修李美慧與國際佛光會新營分會創會會長同事的因緣,參與佛光山新營講堂建寺,而我也由反對派成為佛光會員,進而有機會認識大師,並得以親近大師。

1994年道場落成,大師蒞臨道場,我第一次看到大師,也見識到大師行如風、充滿慈悲智慧的長者風範,打從心裡敬仰大師。

參與人間佛教 親炙大師行誼

道場建立初期,聽說大師弘法途中行經新營,會以不驚擾大眾的方式,到道場看看,常在道場出入的義工菩薩,就成了見到大師本尊的幸運兒,彼此興奮的口耳相傳。我有一次看到大師到新營講堂用餐,中午時分,大師獨自一人在觀音殿一角默默用餐,因為大師不願打擾信眾,我們也只好遠遠仰望,孺慕之情,構成一幅有趣的畫面,至今難忘。

早年對大師僅止於崇拜仰望,少有親近的機緣,聽說勤於參與道場義工或加入佛光會,或常到佛光山總本山參拜,巧遇大師的機率會提升,終於盼到了。

有次我和家人在滴水坊用餐,巧遇大師,這是我最近距離的看到大師,感受到大師是那樣的平易近人,和大家融和一處,慈眉善目的散發出溫暖慈光,一如彌勒菩薩。我也在此聽聞了大師設立滴水坊──「滴水之恩,湧泉以報」的感人事蹟,驀然對大師更加崇仰,大師是多麼的慈愛啊!大師正一步一步走入了我的心中。

隨著佛光會的活動成長,我從佛法的門外,慢慢走進大師的人間佛教,當了佛光會的會長。最歡喜的是有機會親近大師,親炙大師行誼,聆聽大師開示,了解大師人間佛教的理念,跟隨著大師走進全世界。

大師的著作浩瀚如星雲。我從大師著作中的一句話「有佛法就有辦法」,得到最好的啟發和鼓勵。當年在沒有因緣、困難的情況下,因為「有佛法就有辦法」,借到了台南縣立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辦一場千人的佛學講座,我也因此和文化中心人員結下三十年的善緣。

以師志為己志 大師常存我心

大師醞釀五十年的願望,排除萬難創辦了《人間福報》。我受到大師精神感召,也當起《人間福報》的作者、記者,寫起文章,如大師叮嚀佛光會員,要做個傳達人間真善美的記者,當起推廣員,帶領會員沿街挨戶推廣《人間福報》,榮獲全國《福報》推廣績優優秀分會的殊榮。

兩年後,我學習大師「有佛法就有辦法」,把醞釀五十年的願望付諸實現,我創立了人安藥局,並以大師的「三好、四給」服務大眾,因此得到「高齡友善藥局」的榮譽,並在2013年獲得全國好人好事代表的榮耀。

我是個平凡的藥師,何德何能得以見到大師?只因有緣分成為佛光人,皈依星雲大師,開拓了我這一世的佛緣,每天浸潤在大師的智慧法水中,常隨佛學,願生生世世追隨大師。每遇到大師出現的場合,忍不住充當記者,衝出重圍,就想和大師留下珍貴畫面。

追隨星雲大師,護持「人間佛教」,我以「師志為己志」,支持百萬人興學。2013年有幸受邀參與南華大學董事會舉辦的「星雲大師素齋談禪」。別開生面的素宴,殊勝的因緣,令我驚喜萬分。當年大師已八十六歲高齡,為了興辦教育,為了給大家歡喜,忍著色身的不便,笑容滿面和與會者合照,我和同修也與大師歡欣地留下僅此一幀的珍貴合照。

大師一生的寫照──《百年佛緣》,「對人好」的修行密行,佛光人耳熟能詳的《佛光菜根譚》、《星雲法語》,以及「三好、四給」等,大師一生的行誼、著作,結集成395冊的《星雲大師全集》,已成為今日佛教的寶典、我們所有佛光人的無盡藏,是我們生活的依循方向。

大師的圓寂,如同天上的一顆巨星突然殞落,但他的言行風範,永遠是我們世人景仰的對象,是我們的楷模。敬愛的大師常存我心,常在世人之心。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