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佛住世 利樂一切眾生

THE MERIT TIMES
普賢月曆
字級
收藏文章
36觀看次
唐代(618~907)/絹本設色 高50.6公分 寬13.4公分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莫高窟第17窟出土 法國巴黎 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藏 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 利樂一切諸眾生



請佛住世,就是請求過去、現在、未來諸佛菩薩,能不入涅槃,住於世間,為一切眾生說法。所謂「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生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現在我們已經無法從形象上見到釋迦牟尼佛了,只能見到佛像,那要如何像普賢菩薩那樣,表達自己請佛住世的心意呢?

請佛住世,是「聖賢的禮遇」。其實,「請佛住世」並不是真的要請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再到這個世間上來說法;而是對於有賢能、有道德、有學識的人,我們都要把他們視為諸佛,禮遇、護持他們,請他們在這個世間上廣結善緣,讓他們有很好的因緣、方便,可以教化眾生,也讓佛法可以廣為流傳。

《四十二章經》說,人有二十難,其中之一就是「生逢佛世難」。所以普賢菩薩的十大願之一,才要「請佛住世」。人間有了佛陀,眾生才有得度的因緣,像《賢愚經》裡說的,如來所說之法,為世出世間的真理,能令眾生脫離生死苦海,得證涅槃大樂。佛陀萬德莊嚴,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能令眾生見而生喜,勤修聖道。阿難尊者,就是看見佛的相好,心生渴仰,才隨佛出家的。

大家會疑惑,佛陀不是在拘尸那城娑羅樹下安詳入滅了嗎?我們要請哪尊佛住世呢?其實,廣義的佛,是遍滿法界虛空的,不曾有來去,就像佛光山大雄寶殿的對聯:「兜率娑婆去來不動金剛座,琉璃安養左右同尊大法王。」來去是世間的應化所現,佛的法身是沒有來去生滅的。時間上,有三世一切諸佛;空間上,也有十方無量諸佛。

今佛雖已入滅,若能禮請高僧大德常為我們說法、教授,作世間之明燈、人天之眼目,讓眾生的修行有所依循,也等於是「請佛住世」了。因此,請佛住世的現代意義,就是聖賢的禮遇,禮請一切賢聖僧、有德長者、教授學者,為佛教、為一切眾生,繼續弘揚佛法,領導大眾出離生死茫茫的大海。



普賢菩薩像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莫高窟第17窟出土。普賢菩薩正面,坐於六牙白象背上的束腰蓮座上,雖左上方的榜題未書文字,但據坐騎知其為普賢菩薩。

菩薩頭戴三珠火焰寶冠,戴耳飾,身佩項圈及瓔珞,飾腕釧。肌膚以鉛粉、雲母和滑石粉混合而成的白色描繪。雙手在胸前結印,身披綠色帔帛,白色繒帶呈「U」形垂至腹前,黃色長裙飾綠色花邊。頂上有華蓋,頭光、身光以綠、紅、藍三色暈染。

白象足踏四色蓮花前進,轉頭回視,耳朵、頸項、腹部及四足施淡紅色暈染,並以紅線勾勒耳紋。畫幡下緣繪有雲紋飾帶,以紅色填補間隙。

此畫幡設色鮮麗,整體顏色對比強烈。為八世紀下半葉之作。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