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懂,才敢接

THE MERIT TIMES
文/慧知法師(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字級
收藏文章
24觀看次
佛光山藏經樓建設期間,星雲大師一日數回親臨工地關心工程進度,慧知法師(右三)及工程人員等隨侍聽取指導。圖/佛光山提供
文/慧知法師(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師父!那天是元宵節的傍晚時刻,暮色蒼茫,開山寮外滿地落葉,兩旁黃連木顯得消瘦。我們幾個男眾在開山寮外靜默的等著師父,回想這一段不長不短的歲月,已習慣跟著師父四處開創生命的各種巔峰,而此時此刻除了思念,我們還能為師父做些什麼?我們幾個拿起掃把,好想掃去眼前這一片不該來的蕭瑟。

師父,我們此生生命重疊的時間短暫,您卻讓我們豐富無比,與您相遇的每一個機緣,儘管經常驚天動地,但細細思量,總能給自己帶來很多啟發。



那一年,您帶著我們建設藏經樓,耐心的描述設計的概念與方向,但我們做出來的模型,似乎總讓您無語。記得那一天,又做了一個新的方案,模型放在師父腿上,看不見的您用手觸摸模型外觀,問我:「為什麼這樣設計?」,我回答:「因為師父您說,佛教的建築沒有東西南北……」話音剛落,您把模型交還給我,突然一聲棒喝:「你不要以為你聽懂我的話!」接著,一群人在您的手勢示意下,離開了法堂,瞬間結束當天短暫的會議。偌大空間剩下拿著模型的我,還有紅著臉,兩耳嗡嗡作響。

那麼,我到底聽到了什麼?師父講的不都是中文嗎?為什麼我聽不懂?我真的有聽懂了嗎?那要怎樣才能聽得懂?師父,那是您第一次對我嚴厲的教誨,讓我提起了疑情:滿滿自我的想法,怎麼能聽懂師父真正的指導。原來我是用狹隘、自我的六根和六識在聽話,面對師父的聖言量,師父您點醒我要學習用無所得的心,才能略探其中奧妙。

之後的設計討論,逐漸進入建築規畫的細節,面對師父的眼疾,我學著思考,該怎麼做才能讓師父明白圖紙上的線條曲向。我將圖紙放大,並帶著鮮豔的粗紅筆,一邊解釋圖紙內容,一邊將細黑的線畫粗紅,以為這樣可以讓師父跟著鮮明的顏色,理解設計,才能給我們規畫指導。就在這樣的討論方式下,師父始終沒有開口多做指導。

直到有一次,我依然拿著粗紅筆在圖紙上快速的畫著線條,原本前傾努力看著圖紙的師父,突然往後仰,靠著椅背坐著。我停下了解說,師父緩緩的說:「其實紅色我反而看不清楚,黑色是我目前看得到的顏色。」霎那間,我覺得好慚愧。我自己以為替師父想,用了紅色粗筆畫圖給師父看,結果那只是我單方面的想法,事實根本不是這樣。以師父與徒弟的關係,師父您大可以第一時間要我改換黑筆做說明,但您沒有,您包容一個新手徒弟,希望給我信心,先依著我的安排試著理解。

您忍耐一個徒弟,希望我能夠自覺,直到溝通方式產生規畫上的障礙,師父才提起紅筆改成黑筆的建議。師父,在您的世界裡,沒有大小、尊卑的差別,師父您永遠考量如何平等的圓滿眼前的每一個因緣,讓每一個人都歡喜。



2013年,您將建築帶進了我的生命之中。當時很多人都疑惑,為什麼讓一個不懂建築的人,接下這個專業的領域。連我自己也懷疑,並打趣的說:「學體育接建築,應該就是爬鷹架永遠不會掉下來吧!」後來如常法師告訴我,他也疑惑的問您:「為什麼慧知不懂工程,師父要讓他接工程?」師父您回答:「就是因為他不懂,他才敢接!」師父,這個「不懂」確實讓我初期苦了好長一段時間,而這個不懂也改變了我的生命狀態。

2015年,藏經樓如火如荼的趕工建設。在我缺乏實務經驗的狀況下,工地開展出一片混亂。那段期間灰頭土臉,我經常到法堂找師父抱怨、訴苦。有一次,我用了十幾分鐘,吐盡一切委屈,跟師父表達工地無法如期完成的宿命。師父您問我:「還有什麼困難嗎?」我接續又講了幾個窒礙難行的現況。師父您又問:「還有嗎?」師父緩緩將身子傾前,接著問我:「你知道我和你的差別嗎?」當時我心裡想,這差別當然大啊!我說:「師父您有智慧,我無明愚痴。」師父搖搖頭。我說:「您是師父,我是徒弟!」您說:「這你出家那天我就知道了!」師父您又問了我一次:「你知道我和你的差別在哪裡嗎?」這一次我搖頭沒有回答。

師父您舉起右手,用食指比著您的腦袋,跟我說:「我和你相同的是,我們都會遇到困難,但你遇到困難,想的是滿滿的委屈與抱怨,而我遇到困難,滿腦子想的是解決的通路!」我以為師父要給我通路,於是追問:「師父,那你的通路是什麼?」師父搖搖頭說:「那不關你的事!」

當時我所學有限,並不明白師父苦心教誨的用意,記得當天我默默地離去,自以為師父沒幫上我解決工地的問題。幾天之後才明白,委屈與抱怨的情緒,是找退路的台階。而師父的通路,則是在眼前無法逆轉的「因」上,加入各種助緣,來創造目標的「果」,這是積極奮發的的生命狀態,這是阿鞞跋致(不退轉)的堅忍不拔。

師父與我們一樣都會遭遇困難,但心念的不同,卻創造出了生命高度與廣度的差異性。師父的通路,當然不關我的事啊!我的工作,是我的責任,當然我自己要找解決的通路。於是,便開始協商團隊幹部,每天召開當日收工會議,以及明日進度計畫,經常討論研議問題的解決之道,直至晚上十點多。而隔日則六點多就到工地,推動昨日團隊約定的目標。自己的問題,自己找通路,在師父的指導庇蔭下,工程才得以如期完工。



還記得工程推動期間,師父您交代我們,工人如此辛勞,我們應該要買包子點心給他們吃。於是師父交代美華師姑,每天下午三點半,要送來包子給大家。每天下午五點,師父你總會來工地,問我大家有吃到包子嗎?今天發了多少顆包子?當時智慧不足,我一度懷疑,這是師父調查今天出工人數,了解工程推動進度的權巧方法嗎?我甚至還跟師父說:「師父,每一個工人每一天都有發薪水,為什麼還要買包子給他們啊!」結果師父您還加碼回答:「天氣很冷了,包子是不夠的,要請常住煮薑茶,你們法師要親自送上一杯熱騰騰的薑茶給他們暖身子。」師父指示,我們一向照做,直到那一天,我才明白原來師父給大家一個因緣。

那時正在進行最後的外牆工程,滿鋪的鷹架,讓師父進出工地較為危險,記得師父那一天黃昏時刻巡視工地,整個工地充斥著打鑿、機械運轉、工人吆喝的聲響,只見師父緩緩進工地,我心裡正想著這麼吵雜,師父如果想指導我們,說話要很費力。

只見鷹架上的一位工人,突然舉起食指,「噓──」示意大家停止手邊的工作,工地聲響逐漸變小。又看到他們其他人,在鷹架上一一合掌,此起彼落的喊著:「大師父好!」師父走進工地,經過鷹架,旁邊的一位工程師拿起自己的帽子,保護著師父,而鷹架內的工人,則靠近過來與師父握手。師父一一與大家握手,說著:「謝謝你們幫忙建這些房子!」當下一幕彷彿佛陀說法經變圖。

師父所到之處大家自然讚歎,鷹架上的合掌工人,就像是喜悅的飛天,讚歎著師父。而師父以切身的行動,在工地裡述說著「緣起大法」。師父是真心的感謝這些工人,師父擔心他們挨餓受凍,要我們承擔起照護這一些工人的責任。師父誠摯的關懷,讓這些人心中種下了對佛教的善美種子。工人們口中喊出「大師父」,是一種尊崇,而與師父握手,是一種感念。就像師父總是對著信徒說:「各位頭家,大家好!」師父您總是感念人家給你的一分恩德,而您永遠還以十分的回報。



2016年初春,師父您把嬌貴的山東荷澤牡丹花帶來藏經樓,供養年節的每一位訪客。我記得那一天是元宵節隔日,人潮稍退,你說要帶我們去看花,一群人有說有笑徜徉在藏經樓前的時教廣場。大夥走進樓內賞花,而我跟著您和侍者,在時教廣場繞著跑香。

我問師父:「師父,為什麼牌匾上寫著『如來一代時教』?我明白一代時教是對法的崇敬譬喻,那為何還要加上『如來』兩字呢?」

師父您回答:「我這不就來了嗎?等等就去了,這來來去去,是自然而然的事,它不是個問題。藏經樓裡的每一部經典,談的都是這件事。」是啊!師父,1949年,您來了台灣,如今您短暫的離去。來與去本身是自然而然的事,但重要的是來與去的歷程中,在無數的緣起緣滅中,師父您創造了永恆的價值,讓人間佛教影響了人類的生活模式,讓佛法成為一種生活風格,讓生命有了無限可能。而我們這群弟子,在您的指導下找到了方向與價值,讓平凡的生命,努力學習展現出該有的非凡。

師父,您還記得您曾為它請命,不因開路而移除,保留下來的那棵藏經樓的破布子樹嗎?那一棵您經常坐在樹下指導我們藏經樓建設的破布子樹。適逢初春之際,落葉積滿地,正準備抽芽茁壯。師父,我們甚是思念您,多希望在花開花落、時去時來之間,不需花那麼多時間等待。儘管您留下了僧團完整的制度,讓我們馬上恢復該有的作息生活。但我們還是期盼您能倒駕慈航,繼續領導我們走出人間佛教的光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