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經典文學】(23)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99觀看次
禮運大同篇(上)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春秋.孔子
禮運大同篇(上)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春秋.孔子
作者
孔丘,名丘,字仲尼,後人尊稱孔子、孔夫子。東周春秋末期魯國的教育家與哲學家,曾在魯國擔任官府要職。而孔子儒家的德性論五行思想(仁義禮智信)對鄰近地區,如朝鮮半島、琉球、日本、越南、東南亞等有深遠的影響,這些地區也被稱為儒家文化圈。
佛教問題
1.大師對「天下為公」的看法?
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生前留下一句不朽的名言「天下為公」。天下,小至國家,大至宇宙,都在天所覆、地所載之下運作。國家為全民所有,所謂「民有、民治、民享」,宇宙也為全眾生所有。
世界上,國家與國家之間,大海有國際公海,經濟有國際貿易,甚至有國際法庭、國際公關等,大家在聯合國領導下,和平共處,這是「天下為公」的最高理念。
常有人問:天在哪裡?王陽明先生說:宇宙就在我的心中,我的心就是宇宙。由此觀之,天下皆在我們的心中。我心中有人,我心中就有天;我心中有國,我心中就有天;我心中有宇宙,我心中就有天。
天既然在我們的心中,與其求天,無如求己。乾旱未到的時候,就要節約惜水;雨水太多的季節,就應該疏通渠道、水溝,做好防洪準備。如此不要老天來幫助,自己內心的老天就會給自己幫助了。所以,自助才有天助。
──節錄自《迷悟之間》〈天下為公》
2.佛教對民權的看法?
人類從民智未開,對自然界神祕力量崇拜的神權時代,演進到對帝王絕對服從的君權時代。現今發展到民主社會的民權時代,大家不只提倡自由,也重視民權,強調人的生命有無比尊嚴,舉凡生存權、參政權、平等權、自由權、財產權、文化權等,均應受到保障。
佛教更進一步提倡「生權」,主張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有生存的權利,不容許輕易受到傷害。所以關懷眾生,救度眾生,為天下眾生服務,是佛教徒維護生權的表現。「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根本教義,就是佛教尊重眾生,重視生權的最佳詮釋。
──節錄自星雲大師編著《佛光教科書(九)佛教問題探討》〈應世〉

跨越
文/星雲大師

「跨越」是人所要學習的本領,因為在人生的道路上,有許多鴻溝需要跨越,有許多障礙需要跨越,就是居家的門檻很高,也要跨越。嬰兒在成長時,父母就訓練他走路,幫助他跨出第一步。長大後,社會上許多的人情,都需要我們去跨越。甚至人的內心存在著許多陰影,也要自我跨越。
有一位旅居香港的華人,駕駛汽車飛越黃河,轟動一時,但最後卻猝不及防的驟逝家中,難以跨越生死。人生雖然難以跨越生死,但有很多事需要我們去跨越,例如:
一、跨越執著:一個人的執著,好像繩索,把自己緊緊的束縛住;又像牢籠,把我們侷限在某一處,使我們不容易融入社會大眾,使我們不能悠遊於自由開放的世界。執著縮小了自己,不能開闊,不能擴大,所以必須跨越執著。我們可以用公義來取代執著,可以請教智者來修正執著,可以修養真心本性來放下執著,可以博覽群書來通達各方道理,不一定要執著。
二、跨越人我:人我就是人際之間的鴻溝,人不是我,我不是他,彼此之間有了界限,就有了距離。世間上,不但貧富之間難以跨越,智愚之間也難以超脫。男女之間,更是壁壘分明,甚至種族之間心存芥蒂,宗教之間互相排斥。人可以用「同體」來看人我之間,能夠相互尊重,就是橋梁;能夠相互包容,就能平坦;能夠相互友愛,就能拆除人我的藩籬;能夠利行於人,就是最好的攝受。能夠拆除人我之間的障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則促進世界大同,實現世界和平,也才有成功的希望。
三、跨越國界:現在的社會,已經慢慢從家族,延伸到對社區的關懷。現代人,不管你居住在哪裡,能對社區有所貢獻,最容易獲得別人的尊重。當然,只做到社區服務還是不夠,應該要跨越時空,要能超越國界,如《禮運大同篇》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要我們能有「世界大同」的超越思想。孫中山先生說「四海之內皆兄弟」,現代人也有建設「地球村」,做個「地球人」的觀念,這都是超越國界的思想。能夠融和地球上一切有情的生命,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值得大家全心全力來提倡。
四、跨越傳統:傳統是我們的固有文化,有些優秀的傳統價值,值得保留、傳承,有些不當的傳統,則不應該持續的執著。越戰期間,有一位美國記者到越南採訪農村經濟,在鄉村小路上,見到一位男士坐在裝滿東西的牛車上,妻子挑著擔子尾隨在牛車後面。美國記者心生不平,就問:「怎麼你自己坐在車上,卻讓你太太挑擔走在後面?」越南農民說:「這是我們越南的傳統。」數月後,美國記者又在另一條山路上遇到這對夫妻,這一次是太太牽牛走在前面,男人坐在車上尾隨。記者上前問:「現在怎麼傳統改變了,怎麼變成太太走在前面?」農民說:「因為前面有地雷!」你說這種傳統能不跨越嗎?
其實,人生要跨越的事還有很多,例如跨越歷史,跨越私情,跨越流言,跨越自我等,都要展現自己的本領。縱使不能跨越,繞道也是方法之一。
──摘自《人間萬事》第三冊 p.302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