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鼻聲音有四打

THE MERIT TIMES
文/潘湘湘
字級
收藏文章
24觀看次
圖/琪琪
文/潘湘湘

我們的嘴和鼻,常會在不同情況下發出聲音,這是因為氣流和身體結構(例如聲帶、喉頭、口腔和鼻腔)相互作用所產生,同時也與人體的各種反射行為相關。著重於呼吸系統的四種常見的反射行為有「四打」:打嗝、打噎、打呼及打噴嚏,這些聲音不僅涉及生物學,也在社會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吃快打嗝 卡住打噎



打嗝:

打嗝是由於橫隔膜和其他呼吸肌肉不自主短暫收縮,迅速將空氣壓入胃部和食道,最後經由喉嚨和口腔排出。這種反射,通常會在吃得太快、飲食過多含氣飲料,或過度壓力下而觸發。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會嚴重造成身體傷害,然而專家指出,長期或頻繁的打嗝可能是胃食道逆流疾病、氣腹或病理狀況,例如如多發性硬化症和腦部損傷的警告信號。

打嗝通常是短暫的,有趣的是,在2007年,一位美國人Charles Osborne則是被記錄為歷史上打嗝時間最長的人,長達68年之久,他醒著時平均每分鐘打嗝20次,68年內,他至少打了約7.1億次的嗝!這一事件也引發醫學界對持續打嗝背後,可能的生理及心理因素進一步研究。

打噎:

打噎是當氣管通道受到阻礙,常常是由於食物或其他物品卡在喉嚨時,呼吸系統的自動反應。這種反射機制在吞咽困難或緊急情況下,喉嚨迅速關閉,防止異物進入氣管和肺部,但卻可能會導致窒息,因此咀嚼和吞咽能力較差的老人和嬰兒,更容易發生打噎。快速補救行動是進行「哈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美國前總統老布希在1992年一次晚宴上,因為吃花生而打噎,甚至暈倒,幸好第一夫人使用哈姆立克手法及時救助了他。

窄道打呼 刺激噴嚏



打呼:

打呼也被稱為打鼾,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通常是因為睡眠時喉頭或軟顎部分形成塌陷,導致呼吸道變窄了,氣流通過時,會產生振動與聲音。根據研究,打呼可能與呼吸道阻塞有關,長期打呼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如果只是單純且輕度的打呼,且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就不需要特別求醫治療;但若因而影響白天的精神或睡眠品質,就是一種疾病,若合併發生缺氧,就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研究還發現,肥胖、酒精與某些藥物如鎮靜劑,會加重打呼。



打噴嚏:

打噴嚏是一種用於清除鼻腔內部刺激(如灰塵、花粉等)的快速、自動的呼吸反射。由於鼻腔內的感覺神經末梢被刺激,傳送信號到大腦,再由大腦迅速發出指令,引發一連串肌肉收縮,以高壓氣流的形式,噴出鼻腔或口腔。這通常由三叉神經的感覺分支觸發,以短暫但強烈的氣流,來達到清潔的效果。儘管打噴嚏通常是無害的,憋住不打噴嚏,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包括耳膜破裂、眼壓升高甚至腦溢血。

而在台灣打噴嚏有個特別的傳說,有些人相信,單一次的打噴嚏,象徵著有人正在思念你;連續兩次的打噴嚏,則暗示有人在背後批評你;若是3次,則被視為有人對你產生了愛意;而4次的打噴嚏,通常會被認為是你已經感冒了。

嘴和鼻發出的聲音,是氣流與身體結構的交互作用,這顯示身體有著複雜而精緻的調控機制,反射性地回應外部的刺激,同時也是多種健康問題的早期警示,了解這些生理機制對健康的影響,是十分必要的。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