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鄉彈奏史坦威 譜出另類音樂價值

THE MERIT TIMES
編譯/潘楠慕
字級
收藏文章
45觀看次
惠勒說能幫助人,讓他的音樂有價值。圖/法新社、美聯社
惠勒用的古典名琴也搬到墨西哥山上石屋。圖/法新社、美聯社
鋼琴家惠勒在山谷中打造出音樂工作室。圖/法新社、美聯社
南韓作家殷書蘭收養好朋友防孤老。圖/法新社、美聯社
鋼琴家惠勒搬到墨西哥山中,用音樂幫助原住民。圖/法新社、美聯社
艾科夫回歸自然,打造一座大自然的花園。圖/法新社、美聯社
南韓許多年輕人選擇不婚或不生。圖/法新社、美聯社
艾科夫用天然建材築起的環形屋。圖/法新社、美聯社
編譯/潘楠慕

坐在他的1917年史坦威平台式鋼琴前,音樂家惠勒(Romayne Wheeler)俯瞰著墨西哥銅峽谷(Copper Canyon),這裡的山、生活在這片山裡的原住民,啟發了惠勒的音樂創作,他也把他的人生貢獻給這裡,用音樂幫助原住民。 

現年81歲的美國加州鋼琴家兼作曲家惠勒,住在位於墨西哥西北部塔拉烏馬拉山脈(Sierra Tarahumara)銅峽谷懸崖邊的石造房屋,屋內放了他的各式音樂設備,包括那台大費周章搬來的1917年史坦威平台式鋼琴。他說:「我真的覺得,這整片山谷都是我的音樂工作室。」「每一棵樹、植物,每一朵花,這裡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對我說話。」 

惠勒和塔拉烏馬拉的「戀情」始於1980年,他在美國研讀原住民音樂期間,一場暴風雪使他無法到大峽谷附近的美洲原住民保留區,他在翻閱《國家地理》雜誌時,翻到一張墨西哥這處偏遠山區的照片,就決定親自來看看。 

就如同現在惠勒穿著當地原住民傳統服飾,比穿著西式衣著還要自在,他回憶初到銅峽谷「感覺就像回到家」。惠勒非常認同塔拉烏馬拉原住民的哲學,從那次之後,他每年都會回來待上幾周,直到1992年正式決定搬來定居。他說,這裡的原住民「分享他們所有的一切,認為最有價值的人,是那些最能幫助他人、並且對人類有正面貢獻的人」。

塔拉烏馬拉又稱為「拉拉穆里」(Rara muri),意思是「腳步輕快的人」,他們也以擅長長跑著稱。惠勒剛到這裡時,當地人帶他到一處方便練琴的山洞,他回憶著說,有時他的原住民朋友告訴他,風向對的時候,他用小小的電子琴彈奏出的音樂,可以在整座山谷回響。 

曾有一名原住民孩子對鋼琴特別有興趣,惠勒便教他彈琴,還送到他奇瓦瓦州首府學音樂。這個孩子就是現在的鋼琴家、惠勒門生古提雷茲(Romeyno Gutierrez),他曾經兩度陪著惠勒去歐洲巡迴演奏。惠勒驕傲地說,「他是我所知美洲首位印第安裔的鋼琴家和作曲家」。 

惠勒雖然住在偏遠的山裡,但是鄰居不時拜訪和狗狗作伴,讓他從不感到寂寞。他說:「我住在城市中反而更覺得孤單,因為周遭的所有人對彼此都相當冷漠。」

塔拉烏馬拉原住民住在墨西哥數一數二貧窮的地區,乾淨用水、食物和醫療資源都十分有限,居民靠自給農業維生。惠勒用他在世界各地舉辦音樂會的收入,在當地興建一所學校、一間診所,並成立一個獎學金計畫。回饋社區也讓惠勒有了更深的使命感,他說:「這些年其實是我有生以來最快樂的幾年,因為我覺得我的音樂在發揮一些價值,來幫助人們。」



擁抱不舒適 10年學會與自然共存

受夠了都市生活,因此決定到鄉下享受山林生活……,這類現代人返璞歸真的故事聽來愜意,但是對北馬其頓男子艾科夫(Dimche Ackov)來說,他卻花了10年,才真正學會如何「擁抱不舒適」,過著取之於自然、用於自然的簡樸生活。

10年前,艾科夫受夠了城市生活的壓力和汙染,辭掉工作,頭也不回地往北馬其頓韋萊斯(Veles)附近的鄉下走,尋求一個新的開始。10年後,艾科夫將他當年的那股燃燒殆盡的無力感,轉化為使命感,用他的親身經驗,分享更親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回歸自然是一場辛苦的學習歷程,剛開始艾科夫連鋤頭是什麼都不知道,全靠自己慢慢摸索,用就地取得的黏土,一步步為自己堆砌出一間冬暖夏涼的房屋;他也鑿井取水、利用太陽能板發電,闢了一座菜園,甚至還以黏土造了一座冷藏室。

他在鄉下重新開始的家,現在成了某種形式的學校和工作室,每年有數百人造訪,學習如何永續生活。他說,很多人參加過工作坊後,「用不同的眼光看待環境」,再也不忍心摧毀環境,「感覺是它的一部分」。

艾科夫深信生活在自然、「擁抱不舒適」的理念,這種生活的目標「是放棄有害的,做出一步小小的改變」,就會有很大的變化。

人口僅180萬人的北馬其頓正面臨嚴峻的環境挑戰,根據最近一份國際研究報告,該國空氣汙染居歐洲之冠,3分之2的人口居住在空氣有害懸浮微粒濃度,是世界衛生組織標準4倍的地區。艾科夫說,現在就要行動,修補過去造成的破壞,「我們現在是小溪,但是會匯聚成一條大河,帶來大改變」。



不想孤老死 合法收養自己的朋友

南韓作家殷書蘭(Eun Seo-ran,音譯)原本過著快樂的單身生活,直到一次醫療緊急事件,讓她想要有「家人」就近在緊急時幫忙,不過,有別於傳統的結婚生子這條路,她的做法是:在法律上收養她的最好朋友。

這名44歲的作家未婚未生,遠離她的原生家庭獨自生活,她與家人之間互動不頻繁。她有個非常要好的朋友:李虞瑞(Lee Eo-rie,音譯),這對好姐妹感情好到共同持有房屋、住在一起、照顧彼此。

殷書蘭說,有一次她生病住院,領悟到她需要有人在這種時候在身邊,不僅是為了情感上的支持,也為了能以家屬身分獲准在旁陪伴,並且在最糟糕的情況下為她處理後事,不需經過冗長行政程序。

一個法律上的漏洞,讓她找到方法把好姐妹變成法律認定的正式親人:成人收養。收養程序簡單到接近荒謬。在南韓,未婚者收養小孩,需評估年紀、財務穩定、養育環境等條件,門檻極高,但是收養成人並沒有太多法律上的要求,只需要被收養人年紀比收養人小、獲得其父母同意以及非親生小孩。殷書蘭送出申請書後約24小時就獲准。

隨著出生率、結婚率雙雙持續走低,愈來愈多南韓人獨居,而且正面臨孤老和孤老死。官方數據顯示,現在南韓所有家庭中41%是1人家庭;去年每1000人結婚人口僅3.7人,創下歷史新低。

殷書蘭從小目睹媽媽的婚姻生活並不愉快,在她心裡投下陰影,對進入婚姻有所恐懼,和好姐妹在一起讓她感到放鬆自在。

她說,現行法律上定義的家人,基本上是根據性別的結合以及因此生育的孩子,但是她認為,「情感上的連結是最重要的」,那個讓你相處時能感到情緒最穩定、平和的人,「我認為才真的是我的家人」。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