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遍路】鎌倉大佛的大草鞋

THE MERIT TIMES
文/林堯
字級
收藏文章
57觀看次
大草鞋被視為佛教慈悲和關懷眾生的象徵。圖/林堯
文/林堯

參訪日本神奈川鎌倉大佛的旅者,很難忽視懸掛在大佛右側迴廊牆上的一雙大草鞋。

據說大草鞋的故事,和鎌倉時代初期高德寺創立者之一的高僧良忍尊者有關。傳說有一天,良忍尊者在寺內的苦行道上行走,看到一隻受傷的小鳥無法飛翔,心生憐憫,便將自己的草鞋割成兩半,做了一個臨時的鳥巢,讓小鳥能夠安心棲息,等待康復。

因此,草鞋被視為佛教慈悲和關懷眾生的象徵,也成了參拜者祈求幸福、平安與庇護的象徵。在高德院,也算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景點。

目前掛在牆上的這雙大草鞋,每隻長一‧八公尺、寬○‧九公尺、重四‧五公斤。最初,大草鞋是一九五一年茨城縣常陸太田市松榮町「松榮子供會」的一群小朋友所編織,奉獻給鎌倉大佛的禮物。

當時日本敗戰後不久,為了安撫惶惶的人心,高德院舉辦了「鎌倉大佛巡迴全日本為萬民祈福」活動。松榮町的小朋友感恩大佛長途跋涉、為百姓祈福的辛勞,特地製作了一雙大草鞋,祈望大佛能夠穿上他們製作的草鞋,走遍日本每一寸土地,給各地的居民帶來平安和幸福。

由於日本文化中的「三」,常被視為幸運和神聖的數字,具有特殊意義。所以從一九五六年開始,每隔三年,松榮町居民會以同樣方式再召集一群小朋友,一代接一代地為大佛重新編織草鞋,讓這尊從十三世紀便開始守護日本的肅穆大佛,換上一雙更舒適的新鞋。

這個「編織草鞋」的傳統活動,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歷史,背後也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和精神意義。

首先,透過參與編織大草鞋的過程,孩子們不僅學習到傳統手工藝,同時也建立起共同努力的合作精神;此外,經由製作新的大草鞋奉獻給大佛,亦可讓孩子們盡一步理解並尊崇佛教僧侶和宗教場所。這種培養感恩之心的活動,絕對有助於傳承並弘揚傳統文化的價值。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