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牛奶不一定護胃 破解7大保胃迷思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43觀看次
【本報台北訊】現代人常有胃痛、胃脹氣、胃炎或胃潰瘍問題,相當惱人。哪些飲食或生活習慣會傷胃?吃什麼食物可以顧胃?常見七大保胃迷思,就由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吳宜真為大家指點迷津。

迷思一:哪些飲食或生活習慣會傷胃?

現代人生活忙碌、工作壓力大,時常空腹或一次大量進食,容易造成胃酸分泌增加,引起胃脹氣、胃炎或胃潰瘍等問題。

嗜吃蛋糕、甜點、含糖飲料等甜食,或是炸雞排、鹹酥雞等油膩食物,以及含有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均可能引起胃部不適;若又合併三餐不定時、應酬大吃大喝,或常吃消夜,吃飯時囫圇吞棗、速度快、不細嚼慢嚥等,都容易引起胃部更加不舒服,而出現胃脹氣、胃炎等。

迷思二:保胃的飲食對策?建議吃哪些保胃食物、保胃料理?

吳宜真說,為了保胃顧健康,建議可吃富含優質蛋白質食物,例如豆腐等豆製品。糯米、碳酸飲料等容易引發胃脹氣的食物則不宜吃太多。

具有黏液的食物,如山藥、秋葵及高麗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均有保護或修補胃粘膜的功能;少喝湯、飲料等容易引起胃食道逆流的食物,減輕胃部不適。

迷思三:有胃病的人,為什麼不可吃粥?

吳宜真說,胃病的型態十分多元,並非所有的胃病都不能吃粥,以國人常見的胃食道逆流、胃潰瘍來說,就不建議吃粥,因為粥品較稀,食用後會增加胃酸分泌,恐讓病情更加惡化;但若是罹患急性腸胃炎的病人,同時沒有胃食道逆流症狀,因吃不下其他食物,還是可以吃粥,讓胃多休息。

迷思四:喝牛奶可以護胃嗎?

依相關文獻或研究,並沒有「喝牛奶可以護胃」的說法。吳宜真指出,有這樣的迷思,可能是牛奶富含蛋白質,有人認為,蛋白質可以保護胃部。

吳宜真說,牛奶屬於液體,喝太多恐致胃酸分泌增加,容易引起胃食道逆流,一旦出現喉嚨有異物感、胸口灼熱等症狀,必須多加小心,但如果沒有胃食道逆流,就沒有這方面的禁忌。

迷思五:坊間流傳喝油可以顧胃,例如苦茶油、芝麻油、亞麻仁油,真的嗎?

吳宜真表示,研究發現,苦茶油、芝麻油內含有芝麻素,可以保護胃粘膜;亞麻仁油則含有亞麻仁油酸,也可以抗發炎及抑制胃酸分泌,確實可以透過攝取油脂保護胃。

即使建議攝取油質可以保護胃健康,但通常不會直接要求民眾喝油,而是用苦茶油、芝麻油、亞麻仁油取代烹調用油,或是拌入生菜沙拉一起吃。

迷思六:預防胃病,生活作息方面應如何調整因應?有哪些改善方法?

吃飯方面應三餐定時定量,切忌暴飲暴食,如果三餐無法定時,建議在餐與餐間,可以吃一些餅乾、麵包等,餐點份量方面也應節制,建議只吃七分飽。

吃東西時要細嚼慢嚥,同時避免邊吃飯邊說話,睡前也盡量不要過度進食或吃消夜。

迷思七:不可做哪些傷胃運動?應做什麼護胃運動?

護胃運動方面,剛吃完飯,不要立即進行會增加腹部壓力的負重運動,例如舉重、仰臥起坐等,另會跳上、跳下的運動也不建議,要從事這些運動,建議應於吃飯後二至三小時,待食物消化完後再做比較好。

吃完飯後,建議可以慢慢散步約十至三十分鐘,或從事緩和式瑜伽,幫助消化。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