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因罕見雙子宮頸難懷孕 台大矯正術後迎來雙胞胎

THE MERIT TIMES
陳玲芳
字級
收藏文章
242觀看次
33歲陳小姐(右3)經台大微創子宮鏡手術治療後,目前已經順利懷孕、且為雙胞胎。右1為楊博凱醫師,右2為楊政憲主任。圖/記者陳玲芳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33歲陳小姐,先前因備孕期間不順利,檢查發現是罕見「完全性子宮中膈」。台大醫院婦產部生殖內分泌暨不孕症團隊指出,在習慣性流產及早產女性中,有高達25%患有先天性子宮畸形,其中又以子宮中膈占比最高,完全性子宮中膈更罕見,容易造成流產。陳小姐經台大團隊以微創子宮鏡手術方式完成切除後,目前已經順利懷孕、且為雙胞胎。

患者陳小姐說,在此之前她因備孕不順,吃了近一年中藥,甚至諮詢生殖中心門診,後續發現子宮異常,轉至台大醫院檢查,發現是罕見「先天性子宮畸形」的「完全性子宮中膈」。經台大醫院團隊手術治療,讓她順利懷孕,她很感謝婦產部團隊與楊博凱醫師的仁心仁術。

台大醫院婦產部生殖內分泌暨不孕症團隊,在楊政憲主任帶領下,過去16年已治療58例完全性子宮中膈病患。楊政憲說,這類陰道中膈、雙陰道女性,性行為時一定只會從「某一邊」進行,長期就會導致這一邊變大,因此「除非排卵在另一邊,否則不太可能受孕。」

楊博凱說,完全性子宮中膈的比例相當罕見,亦即患者擁有兩套完全獨立、並行「通道」,從陰道貫穿至子宮腔,換言之,是有兩個子宮頸、與陰道中膈及子宮中膈。而為避免患者未來懷孕會造成「子宮頸閉鎖不全」,因而在「保留雙子宮頸」前提下,必須「打通」兩個子宮通道,進行子宮中膈切除手術。

楊博凱說,台大醫院婦產部發現微創手術可降低困難度並增加成功率,利用子宮頸和子宮中膈的彈性差異,跳脫過去以引導的方式完成。相較於傳統方式,創新的微創手術成功約9成以上,依據國外文獻,若能將子宮腔矯正完成,將可大幅降低日後的產科問題。

楊博凱指出,完全性子宮中膈多半「無症狀」,少數人會在十幾歲的青少女時期發現,但醫界傾向在女性有「備孕」需求時再進行手術,因為此病症對無懷孕需求者,影響不大。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