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子手札】 白天赤潮 夜晚藍眼淚

THE MERIT TIMES
文/玉子
字級
收藏文章
54觀看次
圖/玉子

文/玉子

馬祖藍眼淚的季節來臨,人們期待在春夏的夜晚目睹一波波發光浪濤。藍眼淚的光芒源自於一種浮游生物:夜光蟲。

在聊「藍眼淚」之前,先問問大家:您看過日本漫畫家漆原友紀的作品《蟲師》嗎?《啼唱之貝》篇曾描述一種海洋災害「赤潮」。

赤潮出現 海魚陣亡



漆原友紀以畫筆創造了形似飛鳥的蟲「啼貝」。啼貝平時在海面飛翔、覓食海草,牠們察覺赤潮將至而躲到海灘的貝殼裡。最終赤潮導致漁民圈養的漁獲全軍覆沒,卻也讓離散的人心再度集結、攜手共度難關。

赤潮是什麼?為何會導致漁獲陣亡?

赤潮現象源自於浮游生物的爆發性增生,將海水染上不同的顏色。由於赤潮可能起因於不同浮游生物,帶來的後續影響也不同,較嚴重的案例還會產生毒素,令水中生物死亡。

那麼赤潮與藍眼淚又有什麼關係?如果你也期待在馬祖找到藍眼淚,可以趁白天先到海邊探路,尋找一片紅色潮水,這很有可能就是「夜光蟲赤潮」唷!馬祖夜光蟲體內有類似胡蘿蔔素的物質而呈現淡紅色,見到赤潮意味著此處集結了夜光蟲,入夜後可能是個觀察藍眼淚的好地方。

季節限量 現夜光蟲



夜光蟲大量增生並不會產生毒素,但會造成海中溶氧下降、細菌孳生,所幸研究發現,馬祖的水質通常會在3天內恢復,因此我們不必太過擔心。

那麼藍眼淚為何季節限定?因為夜光蟲的主要食物是矽藻。在豐水期的4到9月,閩江為馬祖沿岸帶來豐富的礦物鹽,滋養了矽藻的大量生長,也讓沉睡的夜光蟲甦醒、數量爆發。豐水期為河口帶來豐富的營養鹽,也造就矽藻、夜光蟲的季節性盛宴。一旦夜光蟲感受到食物不夠吃了,就會準備「洗洗睡」:也就是啟動有性生殖,雌配子與雄配子結合成為休眠孢子。夜光蟲以休眠孢子的形式在海中沉沉睡去,等待下一次的矽藻大餐。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