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往事】 鄉下的年味

THE MERIT TIMES
文/宋隆俊
字級
收藏文章
21觀看次
文/宋隆俊

農曆年,是所有華人最重視的節日。記得童年住在鄉下時,最愛過年了!因為此時才有新衣新鞋可穿,餐餐都能吃到美食。其實最想望的還是壓歲錢,也不用下田工作或放牛吃草。

早年鄉下家庭,靠人力磨米漿做年糕,是一件費工費時的大事,因為家庭人口眾多,所以要蒸製的年糕種類很多。甜粿、發粿、麻糬、紅粄、菜頭粿、芋頭粄、紅龜粿……客家菜包更是必備的年糕之一,親友訪客來拜年時,是很受歡迎的點心。

大人忙翻天,孩童也不容閒散,在十天半個月前,就得揹著簍筐到山上採摘月桃葉、柚子葉,做為菜包、紅龜粿的襯底,一不留神有可能遭蜂螫蛇咬,但孩童們都很勤快,因為即將迎接歡樂的新年來到。

那年代,春聯都是自己寫的,廳堂、臥室或牲畜的寮舍,都會黏貼上大紅色的春聯,好讓家裡處處充滿濃濃年味。

大年初一,囝仔們可樂翻天啦!因口袋飽飽的壓歲錢,消費自然大方起來,否則,一過完年,紅包可能又被大人回收。此外,孩童相揪趕遠路到街上看電影,是一年中最奢侈的視聽享受,以滿足整年沒時間及閒錢看電影的缺憾。記得此年代,武俠片正走紅,王羽主演的《 獨臂刀王》,至今依然教人回味無窮。

另一難忘的記憶是,年糕在元宵節前一時無法消耗掉,常會長出綠色的黴菌,因為怕吃後影響肝臟健康,所以必須放上大灶蒸餾過濾,這是早期鄉下家庭不浪費食物的傳統作法。

到了農曆二月初,年也差不多過完了,就準備用春節的年貨來掃墓祭拜祖先,客家人向來勤儉持家,物盡其用,頗值得任意浪費資源的現代人參考。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