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木卡姆非遺傳承人】蘇來曼 留住古老藝術 精神財富

THE MERIT TIMES
文/記者孫振楠、馬則剛、宿傳義
字級
收藏文章
24觀看次
蘇來曼.阿不都(左一)和其他藝人討論表演內容。圖/新華社
木卡姆藝人買買提.玉素甫(左)和蘇來曼.阿不都(右)在村民婚禮現場表演木卡姆。圖/新華社
木卡姆藝人蘇來曼.阿不都(左三)在家中院子和其他藝人排練節目。 圖/新華社
文/記者孫振楠、馬則剛、宿傳義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是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藝術形式,二○○五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維吾爾木卡姆經過發展形成最具代表性的十二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流派,其中,吐魯番木卡姆以「無鼓不歌、無鼓不舞、鼓變樂變、樂變舞變」為特徵。



當葡萄藤被埋入地裡,火焰山下新疆吐魯番的農民普遍迎來「冬閒季」。然而這段時間,吐魯番鄯善縣魯克沁鎮的蘇來曼.阿不都卻正「冬忙」。讓他忙碌的不是田裡的葡萄,而是村民對木卡姆藝人的邀約。

六十一歲的蘇來曼是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也是魯克沁鎮木卡姆傳承中心的一名隊員。走進他的家中,一群頭戴花帽的木卡姆藝人正在排練,悠揚的樂聲、激昂的手鼓、歡快的歌舞引來村民不時駐足。

這段時間,村裡的婚禮聚會多了,臨近春節,各種慶祝活動也多了起來,大大小小的邀約排滿了木卡姆藝人的時間表。蘇來曼說,入冬以來,他已經接到二十多次邀約,「給村民演出,他們喜歡,我也高興!」

音樂響起換了模樣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是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藝術形式,二○○五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維吾爾木卡姆經過發展形成最具代表性的十二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流派,其中,吐魯番木卡姆以「無鼓不歌、無鼓不舞、鼓變樂變、樂變舞變」為特徵。

在眾多木卡姆樂器中,蘇來曼最喜歡的樂器是薩塔爾,那是他十六歲拜師學藝時第一次接觸到的樂器。五十一歲的買買提.玉素甫常與蘇來曼合奏搭檔,他偏愛彈布爾,「因為它的聲音可以直達心靈」。卡德爾.烏拉音是魯克沁鎮年紀最大的木卡姆藝人,儘管已經六十七歲,但音樂一響起,他的舞蹈總能將表演氣氛推向高潮。於他而言,木卡姆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和傳承中心隊員一起演出是他最大的快樂。

這些木卡姆藝人來自最基層的鄉村。農忙時,他們是普通農民;農閒時,他們是廣受歡迎的民間藝術家,當音樂響起,彷彿換了模樣。

吸引學員感受魅力

相比老一輩木卡姆藝人,如今民間藝人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蘇來曼說,作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他每年可拿到人民幣四千八百元政府補助。木卡姆改變了他的人生,讓他有機會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表演,看到更廣闊的世界。雖然只有高中文憑,蘇來曼卻把三個孩子都供到大學。現在他的大兒子在上海工作,二○一九年還給他買了一輛小汽車。

「上一輩藝人生活條件差,有時肚子也吃不飽,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更好,在精神上有了更多的追求,」蘇來曼認為,學習木卡姆最重要的是責任感,「這些古老藝術能夠傳到現在十分不容易,我們一定要留住這些精神財富。」

談及新年計畫,蘇來曼想和傳承中心的隊員再多排練一些此前不常表演的木卡姆選段,為鄉親們帶來更好的表演,舉辦傳承中心木卡姆培訓班,吸引更多年輕學員感受木卡姆的魅力。

這些天,傳承中心隊員還接到了縣上春節晚會的邀請。在繁忙的春耕到來之前,這個冬天,新疆吐魯番魯克沁鎮的木卡姆藝人還要再忙一陣兒……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