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佛法新解(下)

THE MERIT TIMES
星雲
字級
收藏文章
49觀看次
過去一般佛教徒都說「我信佛」,若問他:「佛」是什麼?他卻說不出來。有些人遇到苦難時,就說「我求佛」、「我拜佛」;有的人平時覺得,自己有些行為需要規範,所以「我念佛」、「我學佛」,用以克制妄念、行為。但比拜佛、求佛、信佛更上一層的,那就是「行佛」。圖/道璞
星雲

行佛



過去一般佛教徒都說「我信佛」,若問他:「佛」是什麼?他卻說不出來。有些人遇到苦難時,就說「我求佛」、「我拜佛」;有的人平時覺得,自己有些行為需要規範,所以「我念佛」、「我學佛」,用以克制妄念、行為。但比拜佛、求佛、信佛更上一層的,那就是「行佛」。

行佛,就是依照佛陀的教法去實踐奉行,在日常的行住坐臥中,任何時候都能自動自發,覺照現前所行是否清淨,並藉由佛心把自己本具的寶藏開發出來。平時我們稱呼學佛的人為「行者」,就是要去「修行」佛法,要如佛陀所說、所行去做,例如:行佛的慈悲、喜捨、無我、忍耐、平等。所以,真正的修行人,是要「行佛」,而不只是「學佛」而已;想要有所成就,是要時時刻刻,每日在生活中實踐,不應是知道了訣竅卻束之高閣。

在佛教的經典裡,每部經都以「如是我聞」作為開頭,以「信受奉行」作為結束;能夠信受奉行佛法,就是行佛。所以,佛教講「解行並重」、「福慧共修」,都是說明學佛不能只在義理上鑽研,佛法要在生活中體驗、印證,唯有透過自己力行,才能融入身心,成為自己血液裡的養分,如此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

因此,為了提升佛教徒的信仰層次,我提倡「行佛」,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確切實踐佛法。



四大不空



我在童年時,常聽到社會人士揶揄出家人說:「和尚是財色酒氣,四大皆空啊!」其實,這個社會把「四大皆空」誤會了。「空」和「有」是體和相的關係,空是體,有是相,二者相即不二。有了「空」,才可以建設「有」。像茶杯空了才能裝茶,房間清空才能住人。

佛教說「空」說「有」,原本是為了讓世人正確地認識「有」,從而放下對於「有」的執著,然而一般人不解「空」義,或望之卻步,或以此詬病佛教為消極之教,認為信仰佛教,則天也空,地也空,人也空,事也空,什麼都是空的,這樣的世界不是很可怕嗎?

有鑑於此,我將「四大皆空」解釋為「四大皆有」,並寫了一首對聯:「四大皆空示現有,五蘊和合亦非真。」所謂「四大皆空示現有」,說明沒有「四大」──地、水、火、風,就無法成就世間的事物,因為每一個東西裡面都含有地、水、火、風四大。

例如:堅硬性的骨頭是地大,潤澤性的血液是水大,溫暖性的體溫是火大,流動性的呼吸是風大,四大和合成為人的身體。如果「四大不調」,亦即地、水、火、風其中一大有了缺失,就會產生疾病,甚至如果體溫過低,或是沒有了呼吸,人就無法生存。所以說四大假合的人體,本性是「空」。

因緣聚散無常,就是「空」。「空」,不是沒有了以後才「空」,而是在「有」的時候就是「空」。「空」才能「有」,不「空」就不能「有」。

因此,我說「四大不空」,是為了回歸佛陀的本懷,希望世人能學習佛陀空有不二的智慧,深觀宇宙萬「有」的真理,奉行佛陀的慈悲喜捨、六度萬行,從自利利他的實踐中,體現「空」之無限的建設性、包容性、不變性與平等性。



非佛不作



世間是一個聖凡相融的地方,稍不檢點心念,一念之差,修行、作務、信仰都可能會走了樣,為此我為佛光人定出「非佛不作」的信念與方向。

何謂「非佛不作」?如古德有「不拜佛,不妄行一步;不看經,不隨便點燈」的戒慎行誼;又如百丈懷海禪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生活,這就是把「非佛不作」的信念具體表現在生活中。

但現代化的人間佛教,要如何做到「非佛不作」的信念呢?我認為佛教除了要「人間化」、「事業化」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佛教化」,不能「世俗化」。

例如:開辦學校推廣教育,不能以圖利為本;創辦醫院救人一命,不能金錢至上;可以開設素食餐廳、創設果園農場,但不能唯利是圖。能夠光大佛法的文教、慈善等福利事業,應當鼓勵發心者有所作為;但要把握住「非佛不作」的本意,不被世間的利益、名位汙染了。

佛光山在各地別分院,相繼設有文物流通處、滴水坊等,這都是為了讓佛教徒或社會人士,方便購買各類佛教書籍、佛像法物等;其他再如創辦人間衛視、《人間福報》、佛光書局等,都不是以營利為目的,而是為了讓佛教文化得到弘揚,並藉由文化的傳播,起到淨化社會的作用。

此外,舉辦各種活動,除了作為接引信徒的方便,同時也是在實踐佛法。例如:佛光山舉辦國際水果節,表面上看起來是幫農民賣水果,但實際上,是佛教慈悲、智慧、利他、服務的精神表現,也是佛光山「非佛不作,唯法所依,集體創作,制度領導」的宗門思想之實踐。透過此活動,讓農民乃至社會大眾感動,繼而對佛教生起信仰之心。

總之,寺院為化導世間,在五欲六塵中作佛事,必須保持宗教的超越性、神聖性,有無私無我的言行,才能為世人所敬仰。所以,「非佛不作」是未來佛教行事的方針。



互相添油香



信徒到寺廟喝了一杯茶、吃了一頓飯,認為不能叨擾常住,都會添一點油香;或者他感到自己難得到道場來,想結個緣,也會隨喜添個油香。所謂「錢進山門,福歸施主」,添油香能為信眾增加福德善緣。

佛教的發展固然需要信徒添油香,不論是奉獻他們的時間、體力、金錢,這些功德都是他們一片善美的心意,因此,僧眾也要有所回報,用心意為信徒添油香。

其實,中國寺院長久以來,就有向信徒添油香的例子。如:書寫齋主姓名作回向、為信徒新家灑淨、喜慶日子為他們祝禱等等,或是每逢歲末將臘八粥、春聯、普同供養的結緣品等,送到每一戶人家裡,表達寺院、僧眾對信徒的感謝、關心、祝福,這些都是為信徒添油香的美意。

極樂世界,以七寶樓閣、水鳥說法為眾生添福利;琉璃淨土,以衣食無缺、離諸欲染為有情增安樂。我們雖力有未逮,也要發願效法諸佛菩薩的大悲願力,以完善的設施、舒適的環境為信徒添油香。再者,也可以藉由主動的招呼、和悅的笑容、親切的關懷、人格的尊重、真摯的慰問、困難的解決、熱忱的服務、信仰的法財等美好的供養,來為信徒添油香。

每年我都會書寫一筆字的春聯,作為新春的祝福;信徒到殿堂禮佛,也會贈送念珠、平安符、小佛像等紀念品,希望信眾都能夠享有平安的人生。此外,到信徒家裡做普照、舉辦各種法會活動等,也都是在為信徒添油香。

我想,信徒為資助道場添油香,出家眾以服務奉獻為信徒添油香,彼此之間互添油香,這是非常美好的互助因緣。



感應



許多佛教徒虔誠誦經拜佛,就是希望佛菩薩能夠給予感應。一般人也以為,感應是從求佛、念佛、拜佛中獲得,其實不盡然。

所謂「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菩薩就好像天上的月亮,他的心常遊於畢竟空裡,對眾生沒有分別心;只要眾生內心清淨無染,心湖如清澈無波的水面,月亮就會映現於其中。所以,怨怪沒有感應的人,不能怪罪天上沒有月亮,應該反省自己的心地不清淨,才不能顯現月亮本體的光明。

感應是水到渠成,有感則應;就像叩鐘必響,擊鼓即得洪音。或者日常的飲水止渴、飢食飯飽;乃至呼喚一聲媽媽,媽媽就回應;你去讚歎別人,也會得到他人的讚美、肯定等等,這些都算是「感應」。

「感應」的原理,其實就像電台,頻率要調對,才有聲音。我們每一個人平時心裡念什麼,就會有什麼感應。例如念佛,會有成佛的感應;念時間,會有守時的感應;念清淨,會有禪悅法喜的感應。只要自己心存善念、口出善言,並且堅守「自淨其意」;感應,其實無時無刻不在我們的身邊。

因此,感應是天地萬物、宇宙眾生之間的互動、呼應;若你有一顆清淨的心,自然能與真理相應,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每個人從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淨化」,反求自己心中的佛法,讓自性放光,自然時時有感應。



摘自《星雲大師全集‧佛法真義》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