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詠唱師 新款科技產業人才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43觀看次
【本報綜合報導】AI(人工智慧)逐漸深入民眾生活,應運而生的職缺愈來愈多,最近,「AI詠唱師」成為許多人關注的新名詞,國內甚至逐漸有遊戲業者開出AI詠唱師新職缺。究竟,AI詠唱師是個什麼樣的職缺?為什麼會吸引科技大眾關注?

作家吳淡如日前發表一張個人繪圖作品,網友們為了這張圖究竟是「電腦繪圖」、還是「AI繪圖」論戰不休;對此,部落客黑貓老師也在他的臉書粉絲專業分享了AI領域的許多小知識,他提到,「用AI畫圖的人,現在不稱做繪師,比較常被叫做詠唱師、AI溝通師或咒術師」。

遊戲公司徵才 看重會用AI工具

簡單來說,AI詠唱師做的事就是「運用AI程式來畫圖」。然而要讓AI畫出一幅符合預期的圖像出來,不僅要懂程式,也要給予精緻且完整指令,且要有美學概念,才能指揮AI生成一幅漂亮的圖。

舉例來說,你希望AI生成一幅浪漫的櫻花圖,你可以跟AI說,這張圖片裡需要有「藍天、綠地、櫻花樹、情侶、蝴蝶、河流」等元素,AI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生成一張你想要的圖出來。

在台灣,遊戲產業已經開始徵AI人才,甚至開出「AI詠唱師」職缺。

「現在遊戲公司的徵才方式與以前很不一樣,比如說,在美術方面,有些遊戲公司不是要求你很會畫圖,而是要求你很會用AI作畫的工具。」Google台灣業務副總經理蔡逸民表示,這已為遊戲產業帶來變化。

獨立開發商柒伍壹遊戲共同創辦人陳俊儒說,AI詠唱師不僅要懂程式碼,還得要有美學概念,「比如說,我的天空、地板背景比例是幾比幾,角色要多大,要面對鏡頭、還是背對鏡頭,這些全部都是AI算圖時就要輸入進去的指令。」因為輸入進去的指令複雜,有些公司需要相關人才,專門與AI對話。

主攻創作前期 突破局限性

只不過,現階段AI詠唱師的職缺還不會快速增加,陳俊儒以遊戲製作流程為例,「單是一個角色在遊戲裡面走路,就被我們拆成20個部位,再用骨架連在一起,才能看到一個角色走路。但AI運算出來的是一個完整角色,它沒有辦法拆開,這還是有局限性」。

遊戲熵共同創辦人吳少辰也認同「遊戲製程較難引入AI」的觀點,但他倒是認為,遊戲文本創作前期,可與聊天機器人來場對話,激發更多靈感。

「我們最近有導入ChatGPT來做前期創意發想。比方說,我們選定了一些主題,在延伸主題時,就會丟給ChatGPT,拿它的結果去做篩選。」吳少辰舉例,中古世紀奇幻文學,除了盔甲武士、魔法,ChatGPT就幫他們想到了酒吧、酒保,「酒吧是中古世紀奇幻領域一個重要元素,許多勇士、法師都會聚集在此交換情報,但這是你平常不會想到的東西。」

除了遊戲文本會適度採用AI,遊戲公司也會運用AI分析使用者喜好與行為,進一步改善遊戲機制。蔡逸民分享,比如現在的遊戲機制,只有10%用戶付費,但透過AI做資料整合跟分析,觀察什麼樣的機制會吸引用戶花錢玩遊戲,「這讓用戶付費比率從10%提高到49%」。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