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專欄】長期茹素也可能罹患大腸癌?

THE MERIT TIMES
文/柯曉彤(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8觀看次
蔬福濃湯由彩色蔬菜、蘋果、毛豆仁熬製而成,營養多元又高纖,其中蕃茄富含「茄紅素」,具強效抗氧化力,可改善心血管疾病,也能防癌抗癌!圖/柯曉彤(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
文/柯曉彤(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

台灣大腸癌發生及死亡人數有快速增加趨勢,其危險因子包括年齡五十歲以上、不良飲食習慣(高脂肪、低纖維、飲酒等)、肥胖、缺乏運動、抽菸以及遺傳家族史等。不過,根據研究顯示,大腸直腸癌患者中有家族病史的不超過兩成,主要成因還是年齡與飲食生活習慣所致!

近年素食風氣盛行,探討其中原因,可能是來自宗教信仰、響應環保永續或是希望獲得健康,科學研究確實也顯示吃素者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相較沒吃素者低。然而,臨床上仍常常遇到吃素卻罹癌的個案,這也提醒著我們,想要遠離大腸癌,可能還有更多方面需要努力。以下列出「腸」保健康五要點,供民眾檢視平日的飲食及生活習慣!

一、均衡挑原型:均衡飲食是維持健康的關鍵之一,並要優先選擇當季新鮮的原型食材。素食者因食物選擇限制,餐點中可能常有加工品。素食加工品為增加色香味及口感,會添加大量油脂、糖、醬油或以煙燻方式製作,但高脂、高糖、煙燻或醃製類食物,都會增加大腸癌風險。另外,有些加工品中還會加入化學添加物,如色素、防腐劑等,建議適量食用即可;購買時也應選擇合格廠商,並避免成分表中列有過多的添加物者。

二、高纖多顏色:富含膳食纖維及植化素的食物主要為全穀雜糧類、蔬菜類、水果類。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及排便,增加糞便體積,而部分纖維會被腸道好菌發酵產生短鏈脂肪酸,幫助大腸細胞的修復和增長,強化腸胃道;植化素可以清除自由基、提升免疫力,降低罹癌風險。因此,建議大家每日攝取彩色蔬果(紅、橙、黃、綠、紫、黑、白),以提升自身防癌抗癌能力,

三、少油少高溫:高脂肪易導致身體發炎,並與腸癌發生率有很大相關性。研究亦指出高脂肪飲食比例高的西方國家,腸癌發生率較高。另外,食物經高溫烹調(如:油炸、燒烤)後容易產生致癌物質。因此,建議多選擇以蒸、煮、燙、炒、滷、燉方式烹飪的料理!

四、運動顧體位: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百分之二十一至二十五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因運動可以幫助維持健康體位、促進腸道蠕動及排便,進而減少致癌物停留在腸道的時間。另有研究顯示,肥胖的人罹患大腸癌風險,比一般人高出一至二倍。因此,維持健康體位除了飲食,運動更不可或缺。建議大家平日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並注意體重控制。

五、要定期篩檢:每年三月是大腸直腸癌防治月,大腸癌是最可預防的癌症之一,然而其早期並無症狀,因此強烈建議定期接受篩檢,即早發現,盡早治療。根據統計,早期的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九成以上。

目前政府補助五十至七十四歲民眾每兩年一次免疫法定量糞便潛血檢查,民眾可至全國各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辦理。若有問題,亦可洽詢各地衛生局(所)或健康服務中心。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