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軼事】愛唱反調的毛奇齡

THE MERIT TIMES
文/齊夫
字級
收藏文章
27觀看次
文/齊夫

清人毛奇齡是個大學問家,滿腹經綸,學富五車,但也是一個出名的大「槓精」(指喜歡抬槓之人),槓過古人蘇軾、朱熹,也槓過同時代的顧炎武、黃宗羲、閻若璩和胡渭。史載:「他人所已言者,必力反其詞。」

《隨園詩話》記載,他最出名的一次抬槓,是參加文人雅聚時,聽到現場有人詠誦蘇東坡的詩句「春江水暖鴨先知」,立馬惱怒詰問:「春江水暖,鵝也知道,怎見得鵝就比鴨後知呢?」並因此引發一場激烈論爭。

有人當場批駁他:「《詩經》云:『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按你的理論,在河邊的難道只有雎鳩,就沒有斑鳩、山鳩嗎?君子好逑,小人就不能好逑嗎?」結果是各執己見,不歡而散,也成了清代詩話的一大奇聞。

君子動口不動手,毛奇齡則不然,他的抬槓是既動口又動手。

陝西富平學者李因篤,支持大儒顧炎武的古韻研究觀點,毛奇齡則堅決反對。有一次,學者們討論古韻,雙方又起了爭論。李因篤認為顧炎武的學說是對的,無可指摘,而毛奇齡指責顧炎武過於拘泥,失之偏頗。兩人你不服我、我不服你,鐵青著臉針鋒相對,愈爭愈厲害,進而開始口不擇言,互相辱罵,最後是拳腳相加,大打出手。讓圍觀的學者們目瞪口呆,大驚失色下趕快拉架勸和。

文字抬槓,更是毛奇齡的長項,與古人槓、與同時代文人槓,槓得津津有味,樂此不疲。反正只要別人說是假的,他就說是真的;別人說是真的,他又一定說是假的,還能說出一定道理來,自圓其說。於抬槓中見學識,於較勁中顯才華。

自宋代以降,學者咸認為《古文尚書》是一部偽書,毛奇齡卻「力辯為真」,寫了〈古文尚書冤詞〉極力爭辯;而對於《周禮》、《儀禮》,多數人皆認為不是戰國時期的書,他又執意持相反意見。

清代學者王文誥輯註《東坡詩集》時,對毛奇齡的抬槓耿耿於懷、義憤填膺,反問:「『春江水暖鴨先知』乃本詩上上絕句,人盡知之,而固陵毛氏獨不認可。凡擅長辯論的人,論詩的時候往往別具肺腸,卑鄙可笑,何也?」

學者陳康祺還出來勸解:「王兄消消氣,千萬別較真,若不拿鵝來槓鴨,那就不是毛奇齡的風格了!」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