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閱讀】《聽見100%的村上春樹》 嚴謹治學 擺脫框架 成為村上通的途徑

THE MERIT TIMES
文/朱玉昌
字級
收藏文章
41觀看次
《聽見100%的村上春樹》 圖/時報文化出版提供
文/朱玉昌

雖然是舊書重新出版,對於讀者而言,《聽見100%的村上春樹》(Haruki Murakami and the music of words)無疑是部緊擁村上創作歷程,最貼近村上心靈的全方位側寫之作。

全書以村上作品、產出序列,匯聚他的生活大小瑣事與創作懸念為觀點,既記錄作息日常,也對其筆下諸類長篇短文理出一語中的的關鍵性評析。這種用「紀事本末體」呈現的手法,讓每一章節都像致敬的起手式,牽引讀者徜徉村上作品含義,窺見一位文學巨匠的養成。

文學批評混搭傳記

翻開書本,只要靜心閱讀兩頁,立刻會被敘述的風格所吸引,作者巧妙地把「文學批評」不那麼正經八百混搭了「傳記」,將人事時地物梳理得極其暢快,不同於坊間破解村上的研究和評論,絕對讓村上迷有股一氣呵成的衝動,書裡流露的,不只有村上宇宙,還提供想要成為一位優秀小說家所難能取得的開鎖金鑰,有心讀者若一時因緣不足解不開也無所謂,照著書本娓娓道來的村上看「世情」方法摸索,慢慢就得領悟個中三昧。

這本猶似村上寫作職涯未完的前半生傳記,於2002年付梓出版,是由精研日本明治時期「審查制度」的美國前哈佛大學日文教授傑.魯賓(Jay Rubin),在退休前斜槓於學術領域之外,擴及英譯工作,在譯著村上作品《發條鳥年代記》時,對於故事巧用比喻、象徵、暗示技法等交疊預言,讓看似荒誕不經的結構穿梭內心世界與外在現實而迷上村上作品,進而轉移精力潛研其人及其作品後執筆而成。

正因魯賓帶有普世認同的學術身分,得以親身訪談、近距離觀察村上居處浮世中如何追求自我價值與尋找位置的過程,於是,關乎時間、記憶、孤獨、反思,夢境與未知;音樂、電影、烹飪、閱讀,甚至寵物貓,一切體驗和旅途上的迷離之美,讀者都可藉由魯賓之筆,盡數透析村上是怎麼落實到他的想像力和語言韻律之中。

村上已非流行作家

從「僕」的誕生,藉切洋蔥式破碎筆法完成具心理寫實的《聽風的歌》;用傳統寫作,帶著魔幻寫實完成《尋羊冒險記》及《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再探索人際關係和徘徊在不幸愛情裡創作《挪威的森林》與《舞舞舞》,這兩本著作正式帶來屬於村上的「奧普拉效應」。1992年底,出版《國境之南.太陽之西》一個月後,應加州柏克萊大學邀請發表一場講題為「羊男及世界末日」的公開演說,結語中,村上公開自己察覺到必須改變,必須對周遭世界更加開放。於是迎來他寫作生涯轉折的巔峰之作《發條鳥年代記》三部曲。

《發條鳥年代記》由一對夫妻走失的貓開始,循線裂變為討論政治及超自然的惡行,犀銳涉入現代日本教育所不願面對曾在中國發動侵略暴行的真相,這套作品不但獲得日本讀賣文學獎,讓原本批判村上作品難登文學殿堂的評審團主席大江健三郎(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之改觀,除盛讚作品「美麗」而「重要」外,亦曾在台上朗讀第二部第四章「失去的恩寵」段落。隨著這套作品成為敲響村上問鼎諾貝爾文學獎之路的代表鉅作,日本文壇也修正了認為村上只是個「流行」作家的態度。

此後,村上大幅拋掉冷漠疏離的分量,為追蹤奧姆真理教沙林毒氣事件始末寫下《地下鐵事件》與《約束的場所》;透過阪神大地震檢視日本因何抑鬱不振而筆耕短篇集《神的孩子都在跳舞》,這些都是村上意圖轉向擁抱責任,關注社會問題的足跡。

魯賓雖以嚴謹治學的態度為村上作評傳,卻直接抽離艱澀的學術框架,選擇用引人入勝、淺顯易懂的筆法,不但揭密讀者難懂之處,更方便讀者對照與自己所理解的差異。最後一章,魯賓節錄書名超過40個字的《對啦,去問問村上先生吧!人們對村上春樹拋出的282個大栽問,到底村上先生有沒有好好回答呢?》裡讀者趣問村上太太陽子的兩道疑問作為結尾,可謂妙問妙答。而附錄暢論「翻譯」這碼事,亦具有極高的參考理趣。由於本書彙整太多關於村上創作思惟與作品的訊息量,若要快速成為「村上通」,那就閱讀它吧!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