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佛教詩偈(5)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89觀看次
河北秦皇島市海港區境內的板廠峪長城。此段長城地處燕山山脈南緣,地勢險要,俯瞰平原大海,是由明代早期長城、晚期長城,以及北齊長城三部分組成,累計長度18公里,現存敵樓61座,其中保存相對完好的有30餘座。圖/新華社
兩軍作戰,被敵人包圍時,需要脫困;經濟陷於困境,一文錢逼死英雄漢,也需要脫困。人生,很多時候陷於無法自拔的困境,都需要找出脫困的方法。
兩軍作戰,被敵人包圍時,需要脫困;經濟陷於困境,一文錢逼死英雄漢,也需要脫困。人生,很多時候陷於無法自拔的困境,都需要找出脫困的方法。

忍耐歌
忍耐好,忍耐好,忍耐二字當奇寶。
一朝之憤不能忍,鬥勝爭強禍不小。
身家由此破,性命都難保。
休將財勢結怨仇,將來要了不得了。
讓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無煩惱。
──清‧石天基

脫困
文/星雲大師

兩軍作戰,被敵人包圍時,需要脫困;經濟陷於困境,一文錢逼死英雄漢,也需要脫困。人生,很多時候陷於無法自拔的困境,都需要找出脫困的方法。
壁虎為了脫困,會自斷尾巴;烏龜為了脫困,會把頭縮進殼裡,甚至為了脫困,牠會裝死;蝸牛為了脫困,一樣會把頭縮進殼裡,也是一動也不動;刺蝟為了脫困,會把身體摶在一起,任你玩弄。
貓抓到老鼠,老鼠如何脫困?有一個笑話說,老鼠被貓抓住了,為了脫困,只好學狗叫。歷史上有名的「三十六計」,都是脫困、致勝之計。例如「金蟬脫殼」就是在千鈞一髮之際,設法留下偽裝的假相,以掩人耳目,然後暗中逃走,這就是金蟬脫困的方法。
漢朝的劉邦就曾以「金蟬脫殼」之計走脫出「鴻門宴」;春秋時代的齊景公曾以「換裝」,偽裝成另一個人脫困。現代的人有以「整容」脫困,甚至很多人自殺、搶劫、偷盜,都是為了脫困,只是沒有找對方法。
有的人陷入困境,不是被人所困,而是自己束縛自己,這時「解鈴還須繫鈴人」,如果自己無法放下,如何能脫困?佛經說,孔雀因為太愛護自己的羽毛,有一次不小心被黏住了,牠卻捨不得把羽毛拔掉,因此不能脫困。有一個旅人,被老虎追逐,躲入井中想要脫困,這時頭上正好滴下五滴蜜,旅人嚐到了蜜,就忘記了自身的危險。所以,人生常常為了追逐五欲六塵的享受,一生被套牢,不能脫困。
有一天,佛陀到一個村莊說法,他對村民說了這樣一個故事:過去有一隻名叫歡喜首的鸚鵡,看到森林失火了,牠就拼命的來回啣水救火,但是杯水車薪,森林大火當然滅不了。帝釋天就來問牠:「你一次只能啣這麼小小的一滴水,哪裡能滅得了大火呢?」鸚鵡說:「大火一定滅得了的,因為我的心願比火還旺盛,如果今生滅不了火,我發誓來生也一定要把大火撲滅。」帝釋天深受感動,於是幫助鸚鵡把大火滅了。這隻鸚鵡就是佛陀的本生。這個故事說明,人有了困難,要靠自己的願心,奮發圖強,有力量就能脫困。
漢高祖與項羽爭霸天下時,有一次被項羽圍困在縈陽,這時淮陰侯韓信派人來向劉邦請求自立為代理的齊王。劉邦不禁破口大罵:「此刻我正被項羽所困,早晚盼著你來解危,你不來相救,還要求封王。」此時張良在旁,向劉邦使眼色,劉邦會意,知道此時只能先對韓信加以安撫,所以馬上轉換口氣說:「大丈夫當什麼假王,要當就要當真王。」於是封韓信為齊王,而後得韓信之助,終於打敗項羽而建立漢朝天下。
劉邦因為能忍,而能解除危機,因為能忍,而得脫困。所以,忍耐可以脫困、勇敢可以脫困、智慧可以脫困、慈悲可以脫困、放下可以脫困,甚至信用、人格、結緣,都可以脫困。當一個人具備了這些條件,其實也就不會被困難所困,自然也就無須脫困了。

──摘自《迷悟之間》第十冊 p.28

【生活佛法】

●忍,是中國文化的美德;忍,也是佛教認為最大的修行。
無邊的罪過,在於一個瞋字;無量的功德,在於一個忍字。

●現在的人,學習知識比較容易,學習當一個勇者比較困難。有的人平時逞強好勝,但在危難之前,容易為人收買,忘失身負的重任,忘失做人的骨氣。所以,真正的勇者,沒有多年的修心養性,是不容易成功的。美國的太空人要升到太空以前,都要修習禪定,因為禪定能養成一個人的勇氣。當一個人在生死之前,都能無所畏懼,還有什麼不能勇敢的呢?
●修行非口號、形式,而是在生活中,例如:用慈悲的語言應人,用慈悲的眼光待人,用慈悲的面孔對人,用慈悲的手助人,用慈悲的心祝福人等等,生活中有佛法才叫有修行。

●佛教的修行在日常生活中,吃飯不嫌茶飯淡,簡單樸素即可;衣服不求太華麗,整齊乾淨就行。人與人往來互相尊重,來時歡迎,去時相送。心存恭敬、包容、尊重。做人有人格、品德、威儀、肯與人結緣、心思端正、正知正見,這些都是修行。當然念佛拜佛也是修行,看經打坐也是修行,生活裡的舉止動念,統統都是人間佛教的修行。

●人間佛教就是要大家從佛法中獲得快樂、幸福。
如何獲得「快樂」?
有名會帶來盛名之累,有錢煩惱更多,情愛易招致是非糾紛,這些都不是究竟的快樂。有宗教的信仰,能使我們有個安身立命處,使自己活得更自在。信仰能讓生活昇華、擴大,信仰能獲得更多無形的財富。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佛教語錄》中冊,〈修持觀〉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