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氈

THE MERIT TIMES
文/卡蒂亞.阿斯塔菲耶夫
字級
收藏文章
31觀看次
圖/維基百科
文/卡蒂亞.阿斯塔菲耶夫

1941年,瑞士發明家德梅斯塔(George de Mestral)與愛犬一同漫步於法國、德國、瑞士三國交界的侏羅山大自然中,準備展開狩獵之旅。

德梅斯塔充滿創意,平日便喜歡修修補補。1919年,12歲的他就曾發明了用料較少的紙飛機,取得生平第一份專利。此時,他注意到自己的寵物渾身覆滿牛蒡的冠狀花朵,每朵花都緊抓著狗的毛髮不放。

他將人人嫌惡的花朵,放到顯微鏡下觀察,得知這些種子為什麼具備難纏不已的黏人功力:枝幹硬挺,卻具備著柔韌的倒鉤,此時,他靈光乍現,是不是可以模仿這種果實,製造出全新的黏貼工具?

植物靈感 柔韌堅固



許多想法看似簡單,但得先想到才行!德梅斯塔花了將近15年的時間,製作出創新的固定工具。他在1951年取得瑞士專利,並在1952年取得其他國家的專利,接著便創辦了至今仍十分知名的公司:維可牢(此為魔鬼氈的發明公司)!維可牢的原文是「Velcro」,「vel」代表天鵝絨(法文:velour),「cro」代表鉤子(法文:crochet)。

魔鬼氈目前廣泛應用於服飾、鞋子等日常生活各層面,美國太空總署在太空梭中也使用魔鬼氈來黏貼物品。魔鬼氈由尼龍製成,尼龍同時具有柔韌與堅固的特性。

1961年的一則瑞士報導這樣稱讚魔鬼氈:「它可以固定窗簾、畫作,也可以固定胸罩和緊身衣。要固定或要解開都十分容易,跟香蕉皮一樣。」太神奇了!這項發明太過創新,影集《星艦迷航記》曾認為魔鬼氈一定是外星人發明的。

商標流傳 產品代稱



在今天的西方國家,「維可牢」仍然是魔鬼氈的代稱,進入人們日常對話之中,和法文仍使用「frigo」稱呼冰箱一樣(Frigo一詞來自第一個將冰箱商業化的品牌「富及第」﹝Frigidaire﹞)。「維可牢」不只是日常生活中的用品,也是一個商標,就跟黏起來的魔鬼氈一樣密不可分。

原來,植物可以成為靈感來源,牛蒡就正是個絕佳範例。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