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你我他】 人生謝幕時

THE MERIT TIMES
文/林燕卿
字級
收藏文章
27觀看次
圖/123RF
文/林燕卿

生與死都是人生的大課題,尤其不知該如何面對死亡。多數人對死亡抱持著恐懼與不安,因為死亡代表著失去,而不是獲得,並且死後是到哪裡?不得而知,也因為如此,有些人藉著信仰給自己安定的力量,讓自己免於憂慮和擔心。

我們會面臨父母、伴侶、朋友、同事、兄弟姐妹的離去,每一層不同的關係,均含著不同的情感及悲傷的程度,尤其是感情甚篤的關係,其不捨和難過更甚,常常走不出,深陷在回憶中,失去向前走的動力,不過也有人因對方的離開如釋重負,消除了生活的重擔和壓力,展開不同的人生。

曾有一位女性友人,她就經歷了這兩種感覺。她的母親生前極盡疼愛和保護她,從不讓她碰水,好讓她擁有一雙柔嫩美麗的手,深怕她將來嫁的不好,須侍候公婆外,還需下廚做羹湯,弄壞了這雙手,所以盡量在未出嫁前,讓她好好享受當千金的滋味。

也因為如此,在她母親過世時,她悲慟,日夜思念,足足三年才走出喪母之痛。至於她的婚姻,因其丈夫在生病的十年中,無法工作,整個養家的責任落在她一個人身上,房貸、孩子的學費、生活費、醫藥費,讓她忙得無法停歇,一直到先生過世那一天,她眼中有淚,但心情是放鬆的。她告訴我,她愛她的先生,有不捨,但這些年來為生活奔波的疲累,在一夕間放下了。

最近去參加了友人父親的葬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環繞的花圈,幾乎站滿了走道。走進可容納百人的廳堂,有一些人已坐在位子上了,離公祭的時間還有三十分鐘,我靜靜地觀察,看著這一切,螢幕上有許多當地的主委、議員、里長,均獻上弔唁詞。家祭和公祭時,全由禮儀社的人包辦對逝者追思的言詞,我聽不到家人或好友對逝者的哀悼。我心裡想,如果是由家人或好友來說說懷念或有趣的事,一定很具實質的意義。

友人很驕傲地告訴我,他今天為其父親所辦的葬禮是風光的,他的父親應會感到高興,我笑著點點頭。他這麼做,一則告訴他人,他是孝順的,二則希望自己走後,子女也能比照辦理,也是在滿足自己內心的願望和期待吧!

回家的路上,我開始思索自己死後,子女會用什麼形式辦這場葬禮呢?我想該是和子女對話的時候了。想起從工作崗位上退休時,辦了退休會,接受眾人的祝福,自己也發表了感言,螢幕上秀出曾經做過的事、一起遊歷的風景,整個會場盈滿歡樂的氛圍。

想在活著的時候,先預辦一場葬禮,也是用人生謝幕的方式來進行,說著、聽著、看著、喜悅的詞句,為在世的歲月,劃下快樂的句點。子女們聽著均點頭,同意我的想法。自己也想著,何其有幸能在身體健康時,規畫自己走後的風景,而不是在生病時,或突然離去而措手不及。當然,也有些人選擇默默地離開,重要的是,每個人的價值觀決定了行為,沒有對與錯。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