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食有味】薑辛比心

THE MERIT TIMES
文/林念慈
字級
收藏文章
26觀看次
文/林念慈

我自幼茹素,且挑食,是會把薑絲一根一根挑出來的那種人,至今劣根性不改,顯得很不成熟;常言「薑是老的辣」,我雖然在人間走跳了近四十年,依然不懂世故,或許我一直在嫉妒薑的老辣,故而挑刺。

或許所有的妒恨,追根究柢,都是因為太過嚮往。

距今兩千五百年前,印度已有人類種薑的痕跡,後來隨著阿拉伯商人在中亞貿易,薑的地下莖也走遍世界各地;春秋戰國時期,已為中國人普遍食用,《論語‧鄉黨》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不撤薑食,不多食。」記載孔子每頓飯都要吃薑,但不多食,儘管是優質食材,也要理性而規律地食用。

薑佐百味,與蔥、蒜、椒並列為「調味四君子」,但較之蔥蒜的強烈、辣椒的刺激,生薑味辛卻性情內斂,它不動聲色地去除血腥氣,並能引出食材原本的鮮味。另外,薑也治百病,民間常說「朝含三片薑,不用開藥方」、「早晨一片薑,勝似服參湯」,清代醫家黃宮繡稱生薑「真乃藥中之神聖也」,試想,孔子飽經戰禍,卻能活到七十三歲高齡,與其嗜薑不無關聯。

相傳楚漢相爭時,漢高祖劉邦征戰河南,竟染上瘟疫,所幸遇上當地的一位老翁,獻上自己祖傳祕方──「生薑蘿蔔湯」,劉邦喝了,腹內溫暖,很快就痊癒了。而蘇東坡任職杭州時,前去拜訪淨慈寺的長壽住持「聰藥王」,高僧分享自己取薑乳製餅,方能身強體壯;東坡嫌此方繁瑣,又蒐集到以生薑為主藥的「駐顏不老方」,並有詩云:「一斤生薑半斤棗,二兩白鹽三兩草,丁香沉香各半兩,四兩茴香一處搗。煎也好,泡也好,修合此藥勝如寶。每日清晨飲一杯,一生容顏都不老。」

能否「不老」未可知,生薑還有更大本事,白娘子盜「還魂草」救夫,據說此草便是嫩薑芽。薑湯又稱「還魂湯」,能驅寒、排溼,最適合小寒天氣。

薑去腥葷,被認為「具有佛性」,是「菜中佛士」。薑字裡面有兩個「田」字,星雲大師曾開示,每個人的心都是一畝畝的田,只要能夠向內好好耕耘,不但能找到本來面目,還能自助助人;我的心裡也有兩畝田,一畝善、一畝愛,縱然偶有「妒蟲」侵擾,也學著「薑心比心」,驅除仇怨的血氣,盡可能地帶給別人溫暖。♣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