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爸攜手女兒 共創童趣木偶

THE MERIT TIMES
字級
收藏文章
65觀看次
閻瑞麟喜歡慢慢翻著書頁享受閱讀的樂趣,他打造的作品〈吃書人〉,可以幫忙「啃」幾本書。圖/取自FB@細活。閻瑞麟木工創作
閻瑞麟表示,這系列作品剛剛好適合小女生口味。圖/取自FB@細活。閻瑞麟木工創作
女兒在草圖上填色,閻瑞麟再根據女兒的創作選材製作。圖/取自FB@細活。閻瑞麟木工創作

【本報綜合報導】在兒女面前,每個爸爸都好像有超能力,總能變出獨特的玩具。木工創作藝術家閻瑞麟把畫好的草圖讓女兒填色,再根據女兒的創作選材切木、打磨和上油,一個雅趣精緻的創作出現眼前,獨特的紋理和造型賦予木玩偶獨樹一格的性格,雖然閻瑞麟最初是為孩子們設計玩偶,但兒女已經成為他一些作品的合作者。

儘管他最初許多作品都是送給孩子們的禮物,但由於許多人對他的作品感興趣,閻瑞麟也開始出售一些作品。除了他的創作的巧思和魅力之外,閻瑞麟還融入功能性,鴨子兼作盤子、動物背上裝零錢,在工作室展示的許多作品,都是為了安裝在牆上並作為衣服或鑰匙的掛鉤。

退出廣告業 轉追求美學

曾經在廣告行業打拚多年,擔任美術指導還得獎,但閻瑞麟後來厭倦這種商業性質愈來愈重的工作,走出繁雜的都會生活,擁有現代美術、設計背景的他潛心鑽研傳統木作,相信慢工出細活、反流行價值的「細木作」哲學,他的作品不止童趣無限,也充滿自然、質樸,勾起對森林的原始記憶。

閻瑞麟從不用插電的工具,每個物件都是手造,用刀一點一點削出來,把木料處理到細嫩幼滑,靠的就是用生漆與砂紙反覆上漆、打磨、再上漆、再打磨……,直到展露出木材的最好質地,閻瑞麟說:「價值觀取捨不同,也影響一個人做木工的方式。」

多年來,閻瑞麟跑透東西南北,從已歇業的木材廠、雕刻店、佛具行積滿塵灰的倉庫裡挖出奧氏黃檀、花梨木、台灣櫸木、肖楠、扁柏、樟木、雀梅、黃連木等等,滿屋子的木材就是閻瑞麟從玩木、識木、到懂得用木的證明。

不浪費資源 讓木材再生

閻瑞麟在意木材的質地、特性、過往的歷史,珍惜與木材的相遇,更不時分享木頭的特性和不同的製作方法,親切地公諸同好。知名及有資源的藝術家都喜歡挑戰大尺寸的作品,閻瑞麟卻用細小的木材,不浪費山林的資源,同時也教育孩子認識木材。從大自然取材創作,閻瑞麟相信要取之有道,所以他把木材磨得手指快脫皮,也要精心打造具創意及實用的作品,希望自己的創作能讓人用五十年,換回樹木再生長的時間。

玩偶就是他和孩子的共同創作,兒女的童趣結合爸爸精湛工藝,木偶以平順的紋理和手感暢滑的孤度讓人稱讚,更有類似肌膚的觸感,閻瑞麟在臉書專頁上,除了不時介紹木工的資訊和工作,更常常分享與兒女的互動,字裡行間洋溢著親子互動的溫馨氣氛。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