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壇心語】人工智慧帶來「美麗新世界」?

THE MERIT TIMES
文/林文瑛
字級
收藏文章
267觀看次
文/林文瑛

有位男士習慣用手機的語音智慧軟體查天氣、撥電話、導航,有次女同事們聊化妝品,他駐足聽了一下,不料手機竟然開始推播各種化妝品廣告給他。手機會偷聽我們聊天?

是的,不只是音訊,我們在網路上搜尋過的關鍵字、瀏覽過的網頁、分享過的照片或影片、社群媒體上的留言,甚至按讚了什麼,買了什麼都會留下紀錄,這些「數位足跡」讓我們享受順暢的上網體驗以及個人化服務,卻也讓我們的隱私受到威脅。

根據調查,台灣九成以上的人,每天平均花七小時使用網路,我們在網路世界留下的數位足跡數量之龐大、範圍之廣,可能超乎自己的想像。數據公司只要串聯起所有網路數據,就能拼湊出我們的圖像,包括我們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跟誰交朋友等等。

數位足跡是可以買賣的商品,因為人工智慧的發展依賴大量數據的蒐集、存儲和處理,而這些數據主要來自網路。目前這些個人資料主要賣給企業做廣告行銷,但也不免會被惡意人士利用在詐欺、犯罪,或者操縱選舉上。

英國的「劍橋分析」公司就曾經用大數據分析,讓川普當選、讓英國脫歐。他們與心理學教授合作,誘使二十七萬人下載一款免費的網路性格測驗,再透過這些人的臉書取得朋友圈資料,最後蒐集到五千萬筆個資。然後利用心理統計學,分析這些人的性格、生活滿意度、政治立場,以及恐懼和厭惡什麼等資訊。

接著再根據這些資訊,利用網路媒體的廣告服務,把假新聞偽裝成中立的新聞報導,精準推播。例如,為了攻擊希拉蕊,川普陣營捏造柯林頓基金會貪汙腐敗的訊息,請網路平台編排得像是自家媒體的新聞內容,刊登在網頁上。這類「原生廣告」十分昂貴,但非常有效,讀者平均會花四分鐘來閱讀。

這樁醜聞讓大家認清一個事實:數據分析讓每一張選票都有了「價格」;只要資金夠多,就能操弄民主。最大的受益者是網路平台與數據公司;而最大的受害者是民主,是提供數據卻反被洗腦、被操縱而不自覺的網路用戶。

在沒有選舉的國家,人工智慧也正發展成為社會控制的有力工具。有英國軟體公司持續統計全球大城市的公設監視器數量:三年前調查時,全球有將近八億部監視器在運作,一半以上在中國;到了今年,中國境內已裝置超過六億部監視器,其中三十九個城市平均每千人就有四百多部,密度高居全球之冠。相較之下,台灣人口最多的新北市每千人只有八部監視器,與美國紐約市差不多,而日本東京每千人只有一部。

這些公設監視器通常配備先進的人臉識別技術,確保能夠精確識別個人,能與社會信用系統連結,再整合社交媒體言論、網路瀏覽紀錄,形成大規模的監控網絡,所有人的行為都無所遁形。

科技應該為人性的發展和自由服務,而不是成為政客、獨裁者的好朋友,成為無良公司的生財利器。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如何在人工智慧時代建立起一個更具抵抗力和智慧的社會,保護個人自由、隱私和民主價值!

愛因斯坦曾語重心長地指出,人類尚未能好好控制科學,讓科學帶來的好處勝過傷害:在戰爭期間科學成為人們「殘殺彼此的工具」,在和平時期科學「讓人生匆忙不確定」。真是洞見!

如果政府和社會大眾對人工智慧時代可能引發的人權問題和民主威脅毫無警覺,不採取積極作為,英國作家赫胥黎所描述的「美麗新世界」也許就在街角的轉彎處,靜靜等著我們。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