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男休克昏倒 驚罹罕見「河豚病」

THE MERIT TIMES
陳玲芳
字級
收藏文章
99觀看次
郭昱晴立委(中)與HAE關懷協會理事長徐世達(右)、罕見疾病基金會副執行長洪瑜黛(左)同台,齊呼籲「反覆腫脹、會痛不癢、懷疑HAE」。圖/HAE關懷協會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近期地震頻傳,天搖地動讓人隨時處於恐懼壓力倍增,一名35歲壯男竟突然休克昏倒,經送醫診治意外發現自己為HAE罕見疾病患者。患者全身會無預警反覆腫脹2~5天又消退,因此又稱作「河豚病」。

「HAE」遺傳性血管性水腫為罕見疾病,盛行率約為3~8萬分之1,主要為家族遺傳、基因突變導致,若父母其中一人有HAE,其子女50%也有機會罹患。常見腫脹部位如眼睛、嘴巴、喉頭、肚子、手部及腳,當腫脹位置發生在「喉頭」部位情況最危急,恐造成呼吸道堵塞,引發致命危機。

台灣遺傳性血管性水腫罕病關懷協會理事長徐世達表示,據統計約65%HAE患者曾被誤診為蕁麻疹,其中金魚眼、香腸嘴與蕁麻疹症狀極為相近。根據醫師臨床觀察,有些患者需8~16年才被診斷出來。HAE與蕁麻疹最大差別是HAE會反覆水腫、以疼痛感為主、曾有腹痛發生,不會皮膚搔癢;而蕁麻疹以皮膚疹子凸起、皮膚搔癢感為主。

因此,HAE關懷協會與罕見疾病基金會呼籲「反覆腫脹、會痛不癢、懷疑HAE」,如無預警反覆腫脹,若經就醫排除過敏,也要警覺可能為HAE罕見疾病,建議可至免疫風溼科進一步診斷治療。

徐世達表示,過去HAE患者常會面臨種種困境,包含頻繁發作,無法預測的腫脹影響外觀,HAE過去傳統口服雄性素,藥物副作用大,會造成女性患者男性化、肝臟功能異常,導致患者藥物順從性不佳。

所幸,現已有「長效預防性針劑」治療新選擇,經衛福部健保署3月1日通過健保給付。患者接受定期治療,可穩定控制病情,同時免除傳統治療副作用,避免隨時發作的恐懼感,患者發作次數減少近9成,幫助患者找回正常生活。

每年5月16日為「hae day(遺傳性血管性水腫疾病日)」,立委郭昱晴今(23)日出席記者會,與HAE關懷協會、罕見疾病基金會齊呼籲「反覆腫脹、會痛不癢、懷疑HAE」,期盼透過持續的疾病知識教育及媒體的衛教推廣,讓社會大眾更認識並關注罕病及弱勢族群,給予罕病病友們更多的同理、關懷與扶持。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