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發現早治療 醫提醒中風前兆

THE MERIT TIMES
字級
收藏文章
160觀看次
神經科醫師提醒民眾,以缺血性腦中風來說,平常應從生活小動作中留意可能出現的8大中風前兆。圖為示意圖。圖/123RF

【本報台北訊】氣候冷暖不定,正是腦中風發作的高風險期,不僅要小心致命,更可能留下失能後遺症,神經科醫師提醒民眾,以缺血性腦中風來說,平常應從生活小動作中留意可能出現的8大中風前兆,即便這些症狀在幾分鐘後緩解仍不能輕忽,1周內仍有2%至10%的中風機率,建議盡速就醫評估。

萬芳醫院神經科醫師謝瑞瑜指出,中風的發生多數屬於突發性,這與個人血管狀態有關。

隨著年紀增長,血管逐漸老化並失去彈性,尤其是患有三高、吸菸、缺乏運動、有心房顫動及腦中風家族史者,中風機率較一般人要高許多。

中風發作前8徵兆

根據統計,台灣中風患者約15%為出血性中風、85%是缺血性腦中風。

謝瑞瑜表示,有些缺血性腦中風病人在發作前會出現暫時性腦缺血的症狀,這些症狀常常被忽略或誤以為是暫時性不適,但實際上可能是中風發作前的信號。

她提醒,應警覺這8項前兆,包括身體半邊無力、身體半邊麻痺、臉歪嘴斜、語言障礙、喝水容易嗆到、步態不穩、眼睛突然看物品有2個影子(複視),以及單隻眼睛視力看不見。

圖為示意圖。圖/123RF

症狀緩解1周內恐再發作

謝瑞瑜強調,儘管這些症狀可能在幾分鐘後緩解,這時應注意到自己的血管有暫時性阻塞的可能性,預示著未來1周內中風機率仍有2至10%,建議盡速就醫評估心血管風險。

出血性中風除了上述症狀外,也可能伴隨此生從來沒有過的劇烈頭痛,也應盡速就醫。

中風後壞死的腦神經細胞不可逆,謝瑞瑜提醒,一旦發現疑似症狀,建議立即就醫檢查,也不要逕行服用藥物,因為在尚未確定中風類型前,這行為可能導致出血更嚴重或使腦部缺血情況惡化。

圖為示意圖。圖/123RF

她提醒,民眾平常要留意從生活小動作中可能出現的中風前兆,以便及早發現並爭取治療的黃金時間。

隨著醫療技術日益進步,及早就醫不僅可評估施打血栓溶解劑的可能性之外,也有動脈取栓的手術治療選擇,有機會拯救尚未壞死的腦細胞,降低中風後遺症。

資料來源:走路晃、講話怪怪的⋯小心都是中風前兆!醫示警「8徵兆」不可忽視

圖為示意圖。圖/123RF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