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北極之王 北極熊

THE MERIT TIMES
文/山羊
字級
收藏文章
43觀看次
圖/克拉克

文/山羊

幾天前,小明看電視介紹瀕危的北極熊,以及今天是2月27日「國際北極熊日」(International Polar Bear Day),就問爸爸,小朋友可以為這些「北極之王」做些什麼?

的確,科學家估計目前地球上的北極熊只剩2萬1000~3萬1000隻左右。隨著全球暖化,北極海冰持續融解,他們說到2050年,北極夏季可能不再有海冰,對需要在海冰上獵食、旅行、交配和休息的北極熊來講,將是毀滅性一刻,到時恐會有2/3北極熊消逝。

極早現身 受困重重



先簡單說說這種陸上最大肉食性哺乳動物:長大的北極熊身長可達3公尺,體重800公斤,以海豹為主食。從阿拉斯加、加拿大(約占2/3),俄羅斯、格陵蘭到挪威最北的斯瓦巴群島(Svalbard),甚至在北冰洋中心的地理北極,都可發現牠們的足跡。

北極熊擁有厚厚白色皮毛,有助於在極地白色冰雪環境中偽裝自己,既可避敵(最大敵人是人類),也能順利獵食。不過,其白色皮毛下卻有著黑色皮膚,可吸收陽光的溫暖。

陸上捕食時,北極熊短距離衝刺時速可達40公里,大且帶有襯墊和毛髮的爪子,能將體重平均分布薄冰上,穩穩抓住光滑冰面,防止滑倒。在海中,牠們是游泳高手,利用前掌划水的時速雖只有10公里左右,卻可長時間連續游泳達100公里。另外,1988年,有人測得北極熊最深可潛水約6公尺。

北極熊不像棕熊一樣冬眠,此時,牠們會隱藏在雪堆下築巢,在巢穴中生下眼盲、體重約半公斤,只有一層薄薄皮毛禦寒的幼熊。這是北極熊一生中最脆弱的時期,所以母熊會照顧幼熊好幾個月,直到春天幼熊長大,強壯到足以在嚴酷條件下生存為止。另外,撫育幼熊期間,母熊可以連續長達約180天不吃東西,是哺乳動物最長的禁食紀錄。

科學家認為,北極熊早在600萬年前就與棕熊分道揚鑣,向北遷移,逐漸能面對嚴酷的極地環境。1774年,首次有人描述在前一年的北極之旅中,親眼看到的北極熊。

2004年,科學家根據在挪威斯瓦巴群島,發現一塊罕見的北極熊下顎骨,估計它的歷史超過15萬年。

長久以來,生活在北極的原住民克制捕獵北極熊維生,完美保持著北極生態系統的平衡。1700年代開始,來自歐洲、俄羅斯和北美的獵人卻開始大量捕殺。

到了20世紀50年代,由於化石燃料不斷使用,導致海冰持續融化,海平面上升,危及北極熊生存環境。即便環保組織呼籲相關政府採取更多措施來保護北極和北極熊,效果卻相當有限。

還好到了1973年,美國、丹麥、挪威和前蘇聯簽署《保護北極熊及其棲息地國際協定》,規範所有商業狩獵行為,但到了2008年5月,北極熊還是被列入瀕危物種名單。

致力保護 希望無窮



成立於1994年,制定保護北極熊行動計畫的非營利組織——「北極熊國際」(PBI)在2011年發起2月27日為「國際北極熊日」。他們會舉辦各種活動,提醒大家北極熊面臨的困境,呼籲大家捐贈資金,幫助研究和保護北極熊。

至於小朋友,可別以為自己力量渺小喔。無論生活距離北極熊有多遠,我們都可以共同努力,從今開始改變自己生活方式,透過更多回收、減少用水、騎自行車或跟注重環保永續發展的廠商購買物品等,來減少碳排放,保護北極熊的棲息地。平時也可以跟朋友、家人和同學討論什麼是氣候變化,分享氣候變遷如何影響北極熊的一些事實,提高大家拯救北極熊意識,為北極熊創造更光明未來。

有研究北極熊的學者說:「如果你認為自己無能為力,那你就什麼也做不了。」所以,只要每一個人致力為北極熊做一點事情,一定可以真正改變牠們的命運,這應該是北極熊最大的希望。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