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必吃百香果 營養豐富風味佳

THE MERIT TIMES
字級
收藏文章
579觀看次
夏天是吃百香果的季節,百香果有「果汁之王」美稱。圖/FREEPIK

【本報台北訊】夏天是吃百香果的季節,百香果有「果汁之王」美稱,它的盛產期是每年7至9月,因富含許多營養,不論是直接食用或是做成果汁、加工品都相當適合,酸甜風味深受民眾喜愛。

品種

百香果種類多,台灣最常見的是台農1號、滿天星、黃金與香蜜,不同品種的百香果果實呈現不同顏色。

台農1號

果實成熟時會呈紫黑色,果汁具有獨特果香,風味濃郁、酸甜適中,適合鮮食與果汁加工,深受消費者喜愛,具高經濟價值。

滿天星

果實成熟時會呈現鮮粉紫色或淡粉紅色,滿天星的甜度高、酸度較低,果汁率約占總果重35%。

黃(金)百香果

果實成熟時會呈金黃色,外型細膩勻稱,外層果皮有一層蠟質光澤;不同品系風味各有特色,有些酸味明顯,有些則是濃郁芭樂果香味。

香蜜百香果

果實成熟時呈金黃色,果實大、外型類似木瓜,平均果重為300至350公克,種籽和果實都可食用,果汁微酸,口感類似哈密瓜。

圖為百香果台農1號。圖/高雄區農改場提供

功效

營養師余朱青指出,百香果有滿滿的營養精華,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和植化素等等。

此外,百香果的膳食纖維多達5.3公克,有助於排便順暢。

百香果的白色果皮具有豐富果膠,不論是製成果醬或打成果汁飲用都很不錯;百香果籽咬碎後含有百香多酚類,可保護心血管、抗老化。

若將百香果加入800至1000c.c溫水,做成百香果水,可消除水腫和助消化。

食用注意事項

百香果的果實內有許多黑色的種籽,種籽外層有一層「假種皮」,即為食用部位,氣味香甜、果汁酸甜。

隨著果實成熟,白色果肉和假種皮會釋放酯類和醇類物質,釋放出的量也會增加,所以才會有我們吃到的濃郁香氣。

營養師鄭欣宜指出,根據蔬果彩虹579原則,建議成年女性一天4分蔬菜、3分水果;成年男性一天5分蔬菜、4分水果。

而百香果2顆約為1分水果,一天吃2至3顆百香果都是正常範圍,適量攝取才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百香果雖然營養多,但食用時應多加注意份量,鄭欣宜呼籲,腎臟病患、糖尿病患與腸胃功能不佳者要適量食用百香果。

圖為示意圖。圖/FREEPIK

腎臟病患者

約2顆百香果就含有200毫克的鉀離子,屬於鉀離子含量高的水果,腎臟病患因腎衰竭導致代謝差,體內鈉、鉀、磷離子容易失衡,因此須避免高鉀、高磷食物。

若攝取過量高鉀食物容易導致高血鉀,建議一天1至2顆百香果即可。

糖尿病患者

百香果屬於水果的一種,建議控制一天水果份量,避免碳水化合物攝取過量,導致血糖偏高,建議一天以2顆為限。

腸胃功能不佳者

百香果含有膳食纖維,腸胃不佳者攝取高纖食物,會導致腸胃不適,建議高纖水果須依自己耐受程度增加量。

挑選守則

選購水果時都能用外觀衡量,想要挑到酸甜又多汁的百香果,主要觀察百香果的果皮、果粒與果實。

果皮著色完整呈深紅或紫紅色;果粒飽滿豐圓,果皮平整無皺縮、無腐爛發霉且乾淨;輕搖果實時,果肉無晃動、無水聲,有重量感。

圖為示意圖。圖/資料照片

保存方法

建議將百香果置於通風處擺放,才不會加速果實熟成、導致腐壞,千萬不能放入不透風的塑膠袋,否則會因產生的水氣加速表皮腐爛。

建議民眾,將百香果放置在陰涼處即可,若怕酸可等待2至4天,果皮微皺、蒂頭乾枯就可享用;若放冰箱保存,溫度須控制在9至12度,因為6度以下會導致寒害,使口感變差。

資料來源:百香果食用部位「竟不是果肉」!教你「3招」挑選:怕酸再放●●天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