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三姑六婆真有這麼壞?

THE MERIT TIMES
文/余遠炫
字級
收藏文章
26觀看次
文/余遠炫

「三姑」「六婆」是古代中國對女性從事的九種行業之概稱,但「三姑六婆」這個名詞,到了元朝末年時才出現。

在元末明初的文人陶宗儀的《南庚輟耕錄》中出現了「三姑六婆」的說法,「三姑」指的是尼姑、道姑與卦姑等從事宗教相關工作的的女性;「六婆」則是牙婆、師婆、媒婆、藥婆、虔婆與穩婆。

「牙婆」,指的是仲介買賣商品的婦女,但因涉及人口買賣,自古以來最受人詬病;「媒婆」則是為人說媒、談婚論嫁的婦女,也就是所謂「媒妁之言」;「師婆」則是類似「通靈少女」的角色,是請神問卜的神職人員;「虔婆」則是所謂的「鴇母」,是從事特種行業的人;「穩婆」就是接生婆,為即將臨盆的產婦順產接生;「藥婆」是懂得用藥的婦女,實際上就是女醫師。

由女性擔任的這九種行業,因為日常會與民眾頻繁接觸,舊時代的刻板印象認為她們很容易打聽到別人的隱私,然後從中搬弄是非,所以「三姑六婆」就成了負面的字眼。其實也正說明了古代貶低女性的錯誤觀念,以及對行業別的嚴重曲解。

而「三姑」雖是從事宗教活動、勸人行善,在古代也會被塑造成搬弄是非與狡詐的形象。

因為在明代,大家閨秀就是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連到自家庭院走走都成了一種奢侈。正如湯顯祖《牡丹亭》中女主角杜麗娘所言:「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實在也太哀怨了。

就連明代女醫生談允賢,即使出身醫學世家、醫術高明,也只能被嫌棄為「藥婆」。

還好,《西廂記》裡有個伶牙俐齒、嬌俏可愛的小ㄚ鬟──紅娘。在她的穿針引線下,讓張生與崔鶯鶯的故事展現了生動有趣的一面,也翻轉了世人對媒婆的刻板形象。

若希望「三姑六婆」去汙名化,就有必要先了解其由來,之後在現代的性別與職業平權下,重新賦予新的意義;而不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不分青紅皂白地隨意指涉。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