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樂觀面對疫後變局

THE MERIT TIMES
社論
字級
收藏文章
51觀看次
據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公布的最新「大專學生壓力調查研究報告」顯示,新冠疫情之後,大專學生有憂鬱傾向的占比高達百分之二十五,相較於疫前上升了許多,凸顯疫情之後受到家庭、經濟、課業與人際關係等壓力,年輕知識群的憂鬱傾向大幅成長。無獨有偶,據博客來、誠品等實體與網路書局相繼發布的暢銷書排行榜也可以發現,引導讀者擺脫科技焦慮、社群焦慮與容貌焦慮的心靈療癒書籍也大幅暢銷。讓我們知道,當前我們必須面對疫後的一個新世界。

據博客來等書店的調查,今年是人際交流重啟的一年,讀者伴隨著疫後的興奮與恐懼,與世界產生了新的連結,必須重新思考生活的意義。許多教導我們如何走出心理憂鬱的書籍,都進入了排行榜。

另外一個趨勢是,ChatGPT問世之後,AI新科技成為書市的顯學,科技巨頭馬斯克、黃仁勳等人的傳記紛紛出版,更帶動了電腦類書籍出版教父洪錦魁擠進年度十大華文作家。AI時代已成為年輕世代必須面對的新時代。 

疫後的閱讀風氣還出現了一個新的趨勢,就是超高齡社會已是每個國家必須面對的新社會。一些結合疫後旅遊、日圓貶值、銀髮遊樂、銀髮養生的話題,也迅速引發中高齡讀者的興趣。可以了解,超高齡社會也是每個社會必須面對的新潮流。

新冠疫情確實衝擊了整個世界,除了對於疫情的恐懼,有些染疫的人身心受到創傷,身體變得虛弱,心靈變得脆弱;更由於隔離政策造成人際關係的疏離,許多人內心變得孤獨,對人生感到消極。因此大學生的憂鬱傾向並不讓人意外。在疫情期間我們也看到政府處理的方式,除了各國大多是採取堅壁清野政策,政府還採取意識形態對待不同族群,更是讓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備受考驗,對政府充滿不信任。

從對大專學生壓力調查的研究報告可以看出,學生的壓力除了來自於課業之外,最重要的是擔心畢業後找不到工作,這似乎也是世界的普遍現象,疫後對於經濟的衝擊是全面性的。不只在台灣,其他國家也可以看到年輕人的失業率高升不降,在中國大陸這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至於超高齡社會的問題,在疫後更可以看到許多長輩,突然間因為心肌梗塞等原因驟然離世,讓親友措手不及,而這些數字至今未見政府對外發布。這些都是引起人們疫後憂鬱、恐懼的原因。

而AI是一個未知的世界,人們首先擔心AI會搶了他們的工作,也擔心AI會將我們帶往一個不可知的世界,因此對於AI時代的來臨,一方面充滿著好奇,另一方面也充滿著恐懼。

大部分的人對於AI的未來都不了解,因此只能追逐著像馬斯克或黃仁勳這類科技巨人的傳記,一探AI的真相,或者是想要從AI的股票賺取一些資糧,其實內心裡都充滿著不確定的恐懼感和憂鬱感。

從閱讀的風氣及疫後大學生憂鬱的傾向,可以了解,這就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未來世界,而且必須攜手合作才能迎向一個光明的未來。現在世局仍陷入戰爭、集權、對抗、孤立主義的趨勢,對於走出疫後的新世局顯然不是好現象。好在老祖宗早已告訴我們,只有讓身心安頓、樂觀向善、自助天助、自利利他,才能面對未知的未來和變局。現在是重拾老祖宗智慧的時候了!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